謠言一:掛杯越多酒越好
掛杯指的是晃動葡萄酒杯后,在杯壁上留下的透明液體,也被稱作“酒淚”、“酒腿”。掛杯比較明顯的酒,酒精和糖分含量也相對較高。但以此做為判斷一款酒口感好壞的依據,顯然是沒有道理的。和這條謠言類似的理論還有“紅葡萄酒顏色越深酒越好”。顏色深淺反應的是一款酒的年齡和酚類物質的含量,跟酒的好壞沒關系。
謠言二:子虛烏有的波爾多八大名莊
在國內,很多喜歡喝葡萄酒的人都對波爾多的“八大名莊”倒背如流。可如果你問一個波爾多莊主,什么是八大名莊,相信絕大多數人都答不上來。波爾多地區各個產區的官方分級有很多,最著名的當屬左岸的1855分級和右岸的圣愛美隆酒莊分級。五大名莊:拉菲、拉圖、瑪歌、木桐、侯伯王即來自著名的1855分級。但從來沒有一個分級把波爾多左岸的五大名莊和波爾多右岸的柏圖斯、歐頌、白馬混為一談。波爾多八大名莊這一說法純屬國內酒商炮制的營銷工具。
謠言三:葡萄酒等級越高酒越好
葡萄酒等級制度諸如法國的AOC制度,意大利的DOCG制度是消費者選酒時的一個重要指標。但這些等級制度本身只是規定了葡萄酒的產地范圍以及種植和釀造方式,并不能說明酒的絕對質量。有些酒莊為了釀造出高品質的葡萄酒,會不按照AOC對品種的要求進行釀造,自愿將酒的級別降低一檔。這種情況在意大利尤為普遍,意大利最著名的葡萄酒之一Solaia(太陽園)的級別就是日常餐酒級別(Vino di Tavola)
謠言四:葡萄酒中的沉淀會是有害物質,影響酒質
葡萄酒中的沉淀多來自發酵和陳釀過程中遺留的酵母或蛋白質,對身體無害。有時消費者會在白葡萄酒中發現透明的晶體沉淀,這些透明沉淀被稱作酒石酸鹽,是葡萄中所含的有機酸在釀造過程中和鉀結合的產物,對身體無害,也不會破壞葡萄酒的口感。
謠言五:起泡酒就是香檳
香檳是起泡酒的一種,但不是所有起泡酒都是香檳。只有在香檳法定產區手工采摘的葡萄,按照“香檳法”釀造且符合一定陳釀條件的起泡酒才能稱作“香檳”。不僅如此,香檳的名稱是受到地理標識保護的,其它任何產品不能使用這個名稱。前些日子,蘋果手機在推出新產品5s之前一度想將“土豪金”命名為香檳色,遭到了香檳行業協會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