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國潮國貨、本土品牌的崛起流行,讓人們看到新生代消費者與日俱增的文化自信。傳統文化與民族非遺手工藝,終于迎來了一個充滿機遇和無限可能的時代,在這個新消費市場中,傳承、融合、創新、破圈。
2023年夏,知名時尚設計師品牌LEAF XIA 、 支晨ZI II CIIEN及溪之文化創意團隊悉映,攜手青海大通縣老爺山非遺工坊,展開了“綻放的工坊”項目合作。 三個風格各異的設計團隊,深度挖掘大通青繡技藝與其映射的民族文化及背后故事,共創2024SS全新非遺民族手工藝系列作品。
本次項目三個設計團隊分別構創了三個主題:LEAF XIA——《BUT YOU》、ZI II CIIEN——《重塑RESHAPE》、溪之悉映——《漫旅之境》。
LEAFXIA帶來了一個浪漫柔軟的系列,講述的是一群精靈女孩夢游山海間的奇幻故事,以服裝為載體,讓肌膚在現實世界中感受到大自然創造的極致浪漫,用灑脫的手繪創作了青海山間極致自然美景,融入了因受高原自然地域文化影響絢爛奔放的色彩文化,使用了挑繡、亂針繡、交叉針、羽葉繡、網格繡、鎖鏈繡、水滴繡等多種青繡技法,一針針飽含著非遺文化的沉淀與當地工坊繡娘的辛勤。
ZI II CIIEN則將注意力聚焦于現代風格對話傳統手工藝后產生的碰撞,以品牌的設計語言重塑之。設計主題靈感源自青海的山海元素,通過采用隱喻森林和湖水顏色的紗線,以及少量夢幻感的、隱喻都市海邊的貝殼元素,表達著設計師對自然的深厚情感。設計師從當地特色刺繡與鉤針床品中提煉手鉤技藝,巧妙地為材料創造出豐富的紋理,以當地特色的花卉高原杜鵑為主要原型,每一件作品都是對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完美融合,呈現出自然優雅,輕松自在的設計理念。
溪之的悉映團隊以一次奇妙的旅行展開了對于目的地青海大通縣高原山脈之間的奇妙探索,以大簡東方的隱喻手法,探索民族手工藝的當代性審美。以白色作為基底色彩展現純凈的一面,在此基礎上配以豐富的本地特色刺繡針法如亂針繡、纏繞針、倒鉤針等,再結合當代立體布藝填充繡等。用明確的主體形象,來呈現這素雅之中藏著的天地間的自然之美。
本次“綻放的工坊”,是大通縣老爺山非遺工坊將青繡與“高原美麗鄉村”相結合的 “繡美鄉村計劃”的一個創意項目。在多民族聚居、民間藝術文化形式百花齊放的大通縣,人們將身心放逐于自然間,以天地山水豐富的植被為靈感,“浪山漫花兒”的生活方式成為當地特色,形成了獨特的“純粹與浪漫”,而大通青繡便像是當地這種“純粹與浪漫”的縮影。
大通青繡技藝源遠流長,千年來多民族聚居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誕生了這樣用色大膽、針法獨特豐富,自由奔放的刺繡風格。針法和繡法由繡娘家庭代代相傳、繡娘們自由創造或汲取外部技法融合而成。
在非遺手工藝面臨民間化、零散狀、標準化與量產規范難的情況下,如何讓這樣具有深厚人文價值與民族傳承價值的技藝持久地發展下去,是傳統非遺與文化可持續發展板塊中,值得人們深思與探索的問題。在此,大通縣老爺山非遺工坊積極探索產業化發展的可實現路徑,為行業發展提供了一些創新模式。
非遺工坊是在南京與西寧建立的“寧寧協作”背景下誕生的,自成立以來便積極探索多種路徑的產業化實現方式,例如將大通牦牛毛纖維深度研究與產業應用,融入了民族特色IP的時尚細節產品的深度開發,與優秀的設計團隊創意合作等,短短2年間便成為創新非遺產業發展的一顆新星。
創新的工坊突破了傳統的運作模式,注重人才培養、資源聚集、提升婦女的就業與致富能力。縣域內,全縣繡娘共同參與,自“繡美鄉村計劃”開展幾個月以來,帶動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民間手工藝從業者100多人深度參與,人均增收超5000元。讓尋常日子里的女紅成為增收致富的手藝;縣域外,引進設計師、蘇繡名家名師等產業品牌培育資源,傳授技藝,幫助民族產業創意升級。通過“她”力量推動民族時尚產業落地,產宣推動非遺手工藝傳承,帶動“她”經濟發展,如此良性循環可持續。
在創意力量的守護下,讓青海省大通縣的民間藝術與樂觀通達的生命狀態在高原翠谷之外傳遞,民族手工藝之花得以絢麗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