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市一隅,有這樣一處空間,它突破商業限制回歸本真,讓創造者與觀賞者發生對話,使藝術靈感相互碰撞,這里就是【話梅的展】。2021年3月6日至4月26日,HARMAY話梅攜手青年藝術家張穎,在北京三里屯店空間內進行創作,以繪畫和裝置為媒介,帶來最新【話梅的展】——“情緒線索”。在話梅包容又富有創造力的空間,品牌期待更多元的呈現方式和藝術表達,并共同與大眾一起尋找與創造美和美好生活。
傳達美學的開放場域
場,是一種獨特的存在。話梅的空間摒棄了多余矯飾的語言,更多的保留了空間結構,以真實狀態在接納新事物的同時保有其純粹本真的樣子。同時,這種特殊的場域,又能與身處其中的觀眾發生對話。【話梅的展】正是基于這一理念,突破傳統商業空間的限制,以藝術的表達方式,在都市中開辟了一個屬于創造者和觀賞者的空間,藝術靈感在這里碰撞,向人們傳達“美好生活形態”的感悟。
HARMAY 話梅 情緒線索展覽現場
此次,【話梅的展】邀請到青年藝術家張穎,以“情緒線索”為主題,將難以表述的抽象情緒變化,通過色彩、圖形和其他實體物件,以具象的形式再現。特別是藝術家張穎為話梅空間創作的藝術裝置作品——《大腦溝壑》,充分表達了情緒與人錯綜復雜的關系。
大腦溝壑|空間裝置
該作品以純白色調為主,給觀展者提供一個輕盈、通透純粹的觀感。與此同時,在這間僅能容納幾個人的話梅展廳內,被置入400多個大小尺寸不一的“情緒氣泡”將空間完全填滿。每個“氣泡“中都裝著一張藝術家拍攝的關于私密生活的照片,包括創作的草圖、自家的貓、日常的抓拍和截圖等。當人們走進這個創作空間,便能夠完沉浸在從狹小空間四面八方涌來的情緒壓迫,被各種不同的所包裹。
大腦溝壑|空間裝置
“如果用計算機存儲量來計算,整個空間中的照片容量為1GB,剛好接近人腦的容量。”藝術家張穎對于此次創作靈感解讀道,“這些照片代表著每個人那些零散的記憶,它們逐漸被散落遺忘,但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被翻出,照片中的那些藏于分秒的情緒就又陸續涌現出來。”由此,這些輕盈的氣泡將張穎腦中的抽象空間與話梅的實體空間連接了起來,通過將個人私密的照片暴露在商業空間,從而激發觀展者,要時常回顧下那些被隱藏的情緒,回歸最真實的自我。
大腦溝壑|空間裝置
讓內心的情緒有跡可循
HARMAY 話梅打破了展覽空間的常規意識形態,激活了藝術家更與眾不同的想象空間,這也是藝術家張穎第一次在非美術館公共場域首次展覽的原因。【話梅的展】不僅讓藝術家在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空間中進行自由創作,也賦予了藝術家與更廣泛人群的另一種交流可能性。
裝置作品《心輪》是一個緩速轉動的動力裝置,每轉一圈需要66秒,是一個特定情境下跳動的心率。張穎認為,“過去的經驗及未被遺忘之事又回到意識里,這就是記憶。”而記起逐漸被遺忘的事情,也是探尋自己情緒線索的過程。
心輪|裝置
在話梅門店一層懸掛的9幅丙烯畫作則以《情緒日記》為主題,描繪了情緒與情緒之間的碰撞。通過對日常情緒變化持續觀察,張穎試圖用模糊曖昧的顏色、逐漸消失的圖形、攜帶具體知覺記憶的物品,重新構建起難以用言語表述的情緒,并成為審視和探尋自我內心的線索。
情緒日記(系列)|木板丙烯
HARMAY話梅一直在尋找“關于美、和美好的生活”的一切表達,而藝術形態將為人們感悟“美好生活形態”帶來深刻的啟發。【話梅的展】是對現實生活的映射和升華,反映了當代年輕人最真實、甚至是最本能的一面。在繁華的城市中,無論你是什么身份,它都為你提供了一個特別的空間、一個心的棲居之地,讓和自己的內心好好對話,對頻臨失控的情緒加以梳理,在對自我的探索中,找到回歸人群、擁抱人群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