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9日,“新天地之夜”——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大獎賽總決賽暨頒獎晚會在杭州下城區落地發聲!
自2019年5月底啟動以來,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大獎賽一直頗受各界關注,共收到近九百份參賽作品,涵蓋北京、上海、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內蒙古、陜西、河南、四川、浙江等26個省市近120所國內院校和設計機構,還有包括來自意大利、英國、美國、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烏克蘭、韓國等國外設計師及港澳臺地區的參賽作品。經過9月11日的初評、9月20日的大賽復評面試環節,最終評選出的2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進入總決賽——“新天地之夜”,為大家帶來近100套各種類型、吸人眼球的女裝成衣作品。選手們興奮地交出答卷,各類專業媒體在席間奔波,時尚潮人們在秀場打卡,絡繹不絕的觀眾參與其中。
設計師對女性時尚的定義遠不止剪裁、面料和圖案,他們將在這個舞臺上通過對服裝細節的把控,通過圖樣、顏色表達出的象征意義,甚至小至一粒紐扣所傳達出來的信息,來為女性角色塑造鋪路,展現另一個世界的可能。
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大獎賽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杭州市下城區人民政府主辦,杭州市下城區文化創意產業辦公室、杭州市服裝設計師協會、浙江文創控股集團、下城區東新街道辦事處聯合承辦。當晚,下城區各大服裝企業也向這些參加大賽的新生代設計師遞出了橄欖枝,將一些優秀設計師收入品牌旗下。上屆大賽獲獎作品設計師王云橋正式簽約知名品牌藍色傾情,2019年總決賽入圍作品設計師朱小績與知名品牌COCOON簽約。同時,浙江印象實業、杭州香純電子、杭州藍色傾情、杭州伊美源實業、上海費依時裝等5家下城著名服裝企業共同開啟大賽優秀女裝設計師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為優秀的設計師們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合作,讓高端女裝設計產業在下城有更高起點的發展和未來。
秀場上,廓形西裝外套,層次松垮的阻特裝,3D立體褶皺處理、抽象藝術感的毛衫以及那些從圓高領、手臂蔓延至手掌的格紋拼接連體衣。“配飾變異”而來的飾口袋護甲淺灰色的鏤空斗篷,由粗花呢短裙按夾克的裁剪演化而來,搭配光滑的黑色皮靴。
不時出現著面料特殊的外套和充滿生機的印花,褶邊、串珠、充滿活力的圖案、材質與鮮艷的顏色,吸人眼球的色彩和中性形狀、充滿趣味多層疊加、扭曲的3D結構、不循章法的彩色花紋。有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手工精湛,細節處理得很精致,充滿特色的民族元素,精選優質的綢緞面料,褶邊裙、綁帶褲,那些帶有柔和褶皺的長袍,配合現代感極強的配飾,充滿著矛盾與和諧。
本屆大賽邀請了意大利文化部中國時尚產業專屬顧問Francesco FiorDELLi,法國資深設計師及品牌顧問Daniel Faret,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吳海燕、李超德等7位國內外重量級業界專家作為評委。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十大時裝設計名師吳海燕女士,與意大利著名服裝設計師、意大利文化部中國時尚產業專屬顧問Francesco Fiordelli點評了此次大賽的選手,表揚和鼓勵了年輕設計師的優秀和創新。服裝設計總是與外部世界的發生發展緊密相連,時代還在不斷變化,只要你找準了方向,未來就并不遙遠。
通過國內外頂級設計師、院校專家以及品牌總監組成超強陣容評審團,圍繞創意與主題、造型與結構、色彩與面料等方面對參賽作品進行綜合考量。經過評審團綜合評定,在今晚參加決賽的20組作品中,最終產生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單項獎6名(其中最佳創意獎2名、最具市場潛力獎2名、最佳新媒體人氣獎2名)、優秀獎7名.
在后臺采訪中,金獎得主劉萍,訴說了自己的創作理念,靈感來源于云南、惠州的少數民族。色彩汲取了苗族的青、白二色,面料以棉麻毛絲為主,工藝上采用了絲網印,局部結合編織、線繡、立體繡。并且對自己獲獎便是榮幸,也看到了同臺競技的選手的優秀之處。
尋覓優秀設計人才,發掘創意設計作品,我們從未停下腳步。逐步推動杭州女裝產業走向國際舞臺,形成國內創新與設計產業蓬勃發展的潮流,是我們始終不渝的初心。在“新天地之夜”——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大獎賽總決賽暨頒獎晚會上,人們摒棄了既定觀念中的剛與柔的狀態、過去與現在的時空,模糊實用主義疆域與藝術形態的界線,讓服飾與身體的對話成為了一場神圣的儀式。
近年來,下城區致力于精化文創人才培育,完善智庫建設,不斷涌現出了如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葉文,三度“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獲得者、兩度“中國戲劇文學獎”金獎得主、國家一級編劇余青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孫亞青、魏立中等文創人才。接下去,下城區將繼續加強對優秀設計人才的培養,發掘更多創意設計作品,打造高端女裝設計產業集聚區的主陣地,逐步推動杭州女裝產業走向國際舞臺,形成國內創新與設計產業蓬勃發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