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的漁業捕撈方式
高科技處理令鮑魚保鮮
在澳洲,鮮鮑被打撈上來之后直到送到我們的餐桌上,期間需要經過多道高科技處理的步驟,才能令它們長途跋涉之后仍舊如此鮮美。
鮑魚捕上來之后,先要放入按照海水比例配置好的人工海水中靜養,這樣是為了令鮑魚適應較低的水壓。
三天之后,它適合了新環境,同時也將體內的雜質排泄干凈,鮑魚專家便開始分配這些鮑魚將來的去向——身強體壯的可做鮮鮑運輸出國;次一等強壯的就馬上處理做成冰鮮鮑魚;最普通的就是賣做罐頭鮑魚了。
夢幻食材 變幻無窮
鮑魚肉主要以結締組織膠原蛋白為主,稍微煮一下就很有嚼勁,煮到膠原蛋白的變性溫度(約50-55℃)時會很堅韌,久煮后則變柔韌。因此鮑魚必須用長時間溫和的火候加熱,超過50℃會使肉質嚴重變韌,膠原蛋白收縮且組織變得十分結實,這時再繼續燉煮還是能讓膠原蛋白分解成膠質,使肉質變得柔軟滑潤。而澳洲野生黑邊鮑生長在水域較為安靜的地方,所以活動量少,肌肉的鮮味密度低,可塑性便較其他生活在湍急水流區域的鮑魚要強一些。無論是切成薄片,或切成條、成粒都很適合,而且也可炒、可炸、可煮,絕對令廚師有大大的發揮余地。
同時,鮑魚因它豐富的營養價值而得名——高蛋白,對身體有益的脂肪酸。食用鮑魚能明目,減緩感冒,加速血液循環。
蔡瀾在《蔡瀾食材字典》里說過:“最高級的壽司店只取頂上圓圓那部分,取出鮑魚肝,擠汁淋上,吃完之后剩下的膽汁,加燙熱的清酒,再喝之,老饕才懂。鮑魚有條綠油油的肝,最滋陰補腎,日本人當刺身吃,吃整個鮑魚如果沒有了肝,就不付錢了。”當然,這是日本人的吃法,澳洲人的吃法通常是鮑魚切片燒烤,或整個鮑魚拿去BBQ,既然是夢幻食材,做法就不止那么幾種。在滬上各類餐廳中的幾家知名餐廳,出品就有10多種,足以證明澳洲野生黑邊鮑這種食材可塑性之強大、夢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