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航空夢折戟千島湖
不足60萬元,是千島湖通用機場2011年的營業收入總額,不及杭州四季青商城的一家服裝鋪子。
這個位于建德市壽昌鎮、占地500畝、包括1條800米長的跑道和2個停機坪的通用機場建成并投入使用于2010年。
該項目2000年就拿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批文,“批文號是第1號”。
2001年,機場開工,注冊資本1500萬元。一期工程歷經10年建成,其中包括機場跑道、維修基地、導航臺、氣象臺等設施,耗資逾4000萬元。
投資建設機場,網羅溫州、上海等地的私人飛機,組建航空俱樂部,直至上演天空“財富秀”,本是機場控股方(占股70%)中江集團清晰勾勒的一條私人飛機產業鏈條。
機場開張之初,上海東方通用航空公司與上海金匯通用航空公司先后在此開設了私人飛行駕照培訓班,前者進行的是固定翼飛行培訓,后者針對的是直升機。
這些培訓班都是沖著浙江的富豪而來,開設的培訓班報價25萬元,96小時的培訓時間,包括48小時理論學習,8小時坐機學習以及40小時空中飛行訓練,而它們開設的私人飛行俱樂部,會費高達500萬元。
不過,由于私人飛行的政策瓶頸,富豪們的響應并不如培訓公司當初設想的那么熱烈。停機坪上和機庫里的好幾架飛機都蓋著帆布,據說很久沒有飛了。有些是因為公司缺乏資金,有些則是審核不過關。
不同于多數機場投資方機場、飛機“兩條腿走路”的模式,中江集團在建設該機場前并未成立相應的通用航空公司,而是利用小股東東華通航的飛機資源經營。“以后將會購買3架4人座塞斯納飛機,在千島湖區域開通空中游覽項目。”中江控股董事長俞中江曾表示。
然而,不及這一構想實現,中江集團規模高達80億元的信貸危機于今夏爆發。公司破產重組,俞中江亦被警方控制。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機場的業務也陷入停滯。“現在停機坪和跑道,都被用來曬稻谷了。”附近的居民稱。
據悉,該機場另一股東建德市政府,正在中江集團整體破產重組方案框架下,尋覓合適的接盤者。“畢竟在千島湖的旅游產業格局中,這個機場遲早會體現其作用和價值。”建德市旅游局的工作人員表示。
“橫店式”經驗
橫店西南十公里處龍井山腳下的520余畝土地終于不再寂靜。工程車來往穿梭于揮舞鐵臂繁忙作業的挖掘機間,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距離8月8日奠基開工,已經過去三個多月了。按計劃,再過一年半,橫店通用機場建成啟用的剪彩儀式就將在這里舉行。
一向持重的王自進也不禁有些期待。從2002收購浙江東華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下稱東華通航)算起,橫店集團涉足通用航空領域已近10年,如今終于要有自己的機場了。
“我們有多少酸甜苦辣!”這位分管通航業務的橫店集團總裁助理的感慨并非虛言。
據其介紹,投建機場的項目從最初的可行性報告開始,投資方分別要就選址勘察、環境評價、水土保持、空域審批等事宜邀請相應科研機構出具報告,并通過專家論證評審,才能向對口的職能部門提交申請。
光這些手續,橫店集團的工作人員就跑了一年半多。
而這僅僅是第一步,距離開工建設,還差很遠:
劃撥給橫店通用機場這520余畝土地,原本是農保地,涉及村莊農戶的拆遷就花了1年時間,耗資近2億元;用地巨大的機場下,難免埋有電線電纜,改線事宜又要與電力電信部門協調;而橫店地區屬丘陵地貌,項目用地需要平整山頭,還得要農業、林業部門審批。
盡管困難重重,但橫店集團上下,都覺得建設機場“到時候了”。
“辦法總比困難多,十多年來我們始終‘咬定青山不放松’。”趙向陽說。集團旗下由他領銜的東華通航,在去年終于扭虧為盈,實現凈利500余萬元。
區別于國內其他通用機場,橫店通用機場將于橫店集團的文化旅游主營業務相結合,強調服務性。“目前每年來橫店旅游超過1000萬人次,我們將著重做好這方面文章。”
除了基于本地旅游資源的“空中看橫店”項目,橫店集團還將向黃山、千島湖、舟山等周邊熱門旅游城市輻射。同時,對于飛行愛好者,橫店通用機場也將提供飛行駕照培訓業務,并向青少年群體開展航空科普和體驗活動,發展航空文化。由橫店集團全資收購的浙江體育學校,已經獲得了民航135部資質,獲準開展跳傘等極限運動的培訓業務,“爭取成立浙江的跳傘隊。”
此外,待機場建成后,集團旗下東華通航與國家地理信息中心、遙感研究中心等機構合作的航拍航攝、科研試飛等傳統業務也將進一步增強。據悉,已擁有2架運-12、3架運-5飛機的東華通航,日前又斥資5000萬元,向哈飛集團訂購了2架運 -12飛機,擴充機隊。“目前,我們已有20多位飛行員,加上其他機務人員,共計40多名。公司爭取在2012年實現凈利潤750萬元以上。”東華通航方面表示。
“如何基于機場平臺做好通航文章,我們也在一步步摸索。”王自進說,“機場之外預留了足夠空間,遠期跑道將延伸至2200米,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也會入駐,逐漸形成橫店特色的通航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