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上海泛鑫保險代理公司(下稱泛鑫)高管陳怡攜5億巨款跑路”傳聞,保監會表示已介入調查。“這個人(陳怡)找不到是真的,沒有5億那么多,但估計會有幾個億。”8月15日,一位熟悉陳怡的保險圈內人士張忠瑋(化名)告訴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獲悉,此前,上海保險圈議論泛鑫的資金鏈或在一兩年之內斷裂,上海保監局也曾于今年5月份調查過泛鑫,不過令張忠瑋詫異的是,事發突然,陳怡一下子就“人間蒸發”了。“近期,上海保監局在檢查中發現泛鑫擅自銷售自制的固定收益理財協議。”8月15日,上海保監局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上海市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中國保險報》援引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稱,該事件可能會涉及近3000名投保人,但仍需進一步篩查,實際影響人數可能會少一些。
“跑路”
張忠瑋記得最后一次與陳怡通話是在7月中旬左右。“之后一周,無論是電話、短信、微博、微信等,都無法聯絡到她;”張忠瑋說,“也許是發生某種變故所致,陳怡不像是那種攜巨款跑路的人。之前沒有透露任何相關跡象。”
泛鑫相關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報,涉事主角陳怡曾經是法人代表,但兩年前公司法人代表已經變更,出事前也已不再擔任公司總經理職位。“任何一家保險中介公司都有可能出這樣的事,只是我們比較不幸,發生在了我們身上。”該負責人否認了涉案資金5億和跑路的說法,卻對實際情況諱莫如深。
一位接近泛鑫的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一兩年前,泛鑫的業務模式在業內就非常有名,被普遍認為十分大膽。其做法“主要是將保單包裝成理財產品,向客戶承諾回報率,所以做規模做得很快。中小保險公司對出保單的渴求比較強烈。”
據經濟觀察報了解,成立于2007年的泛鑫自2009年開展壽險業務以來,共與5家保險公司開展合作,包括幸福人壽、陽光人壽、光大永明人壽、昆侖健康保險、海康人壽。2011年以來,泛鑫還與昆侖健康保險、光大永明人壽等公司合作開發了專屬產品。
據昆侖健康官網顯示,2012年8月13日,昆侖健康與泛鑫合作的“穩得利”產品銷售破億;受理保費10961.8萬元,承保保費10282.2萬元。數據顯示,昆侖健康2012年的保費收入為3.29億;2013年1~6月保費收入2.9億,但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4.5億。
陳怡跑路傳聞出來后,昆侖健康保險對媒體表示自己是事件受害者,保監會已開始向其了解情況,并要求其協助調查,將會按照保險合同認真履行。
不過,在此之前,上述保險公司都對陳怡或泛鑫贊譽有加,稱泛鑫模式是“一種值得期待的市場實踐”。諸如,昆侖健康保險深信“泛鑫的市場實踐不僅值得關注,也值得期待。”
而幸福人壽則認為泛鑫擁有一支素質高、執行力強的業務團隊,表示泛鑫由三年前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正慢慢成長為一家走向全國的專業化公司。
于2010年12月與泛鑫簽約合作的陽光人壽,其業務收入在合作首月就達450萬,13個月保單繼續率保持在85%以上;截止去年,陽光人壽與泛鑫的合作超過3750萬,成為泛鑫在上海市場的主力供應商之一。不過,陽光保險相關人士對媒體表示,該公司與泛鑫保代的合作業務此前規模不大,于今年初終止合作。
泛鑫公司簡介稱,其于2011年度取得行業業務量上海第一、全國第七的業績。數據也顯示,2012年度泛鑫新單保費近5億元,同比增長超200%,人均產能近10萬元。
不過,在保險圈內人士看來,泛鑫的快速發展頗具神秘色彩。
張忠瑋亦直言,圈內對泛鑫的議論“褒貶不一”,有人擔憂——極速發展的泛鑫某一天資金鏈會斷裂。“沒想到,這么快就出事了。能想到的辦法都想了,都無法聯系到陳怡。”他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