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奢侈品電商 玩累了請學會自救
先天不足且遭各方夾擊
自2009年以來,國內奢侈品電商競相綻放:唯品會、天品網、走秀網、第五大道、萬表網、聚尚網、珍品網等奢侈品網站紛紛上線,而新浪、網易、京東、凡客等試水開通奢侈品頻道,更有不少銀行網站也來分奢侈品銷售的羹。
然而,在奢侈品行業沒有一絲經驗,并且上游產業鏈被控制在他人手上的情況下,國內本土奢侈品電商網站的日子一開始就不太好過。這種尷尬不只讓這些內地電商售賣的奢侈品來路不明,真假難辨,更讓經營這些來源不明的奢侈品內地電商,隨時面臨成為被告的巨大風險。
業內人士稱,國內電商所售奢侈品無授權已成為全行業的潛規則,國際奢侈品企業對渠道的管控一直非常嚴格,不輕易授權第三方網絡渠道,主要通過直營店銷售產品。這讓奢侈商品成為網購的薄弱地帶,也是奢侈品電商業績一直難以有所突破的主要原因。
但如果國內電商網站能通過不斷完善網站和積累人氣而逐漸獲得品牌信任倒也有云開見月的那一天。但是,來勢洶洶的國外奢侈品電商恰恰以根正苗紅的品牌合作優勢讓國內奢侈品電商毫無招架之力。
以國內知名度較高的Net-a-porter、Yoox和shopbop網站為例,Net-a-porter擁有超過十年的發展歷程,本身就隸屬于奢侈品行業巨頭歷峰集團;YOOX的定位是著名時尚品牌的全球網絡零售合作伙伴,以同品牌官方合作開設網店為經營模式;Shopbop則背靠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亞馬遜,與多為境外品牌的奢侈品商合作也頗具優勢。
相比之下,內奢侈品電商大多如同山寨軍,正規貨源主要來自于海外的折扣商場、品牌零售門店、國內外的品牌代理商,以及向品牌商進貨等,在進貨渠道狹窄且不可靠的情況下,根本不能保證出售的貨品質量,大部分都是作為“清倉貨”的過季款和非熱門款。
其次,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已經意識到國內高價和成本之間的落差,通過海外代購和赴海外購買奢侈品的數量日漸增多。方式靈活、享受海外的優惠價格且不需考慮關稅的個人海外代購業務也如同螞蟻搬家一樣不斷蠶食奢侈品電商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