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
是否“假貨”到底誰說了算?
“現在奢侈品電商銷售未經授權的商品其實是一個灰色地帶,由于銷售的商品沒有通過國內正規的代理,往往也無法獲得與國內銷售的正規渠道產品相同的售后服務,因此很容易被鑒定為‘假貨’。”電商行業人士甘先生心有不甘地表示。
事實上,正牌代理商給奢侈品電商“暗中使絆”的情況并不少見。在去年6月,當當網高調推出市場價七五折銷售天梭表的活動,被觸怒的天梭迅速發出聲明,指出當當網上的天梭表未經授權,天梭不提供售后服務。而同樣問題也出現在當當網出售的卡西歐手表上,有消費者在當當網購買的一塊卡西歐手表問題多多,央視記者將此款手表送到卡西歐公司進行檢測后發現,這位消費者在當當網上購買的卡西歐手表經過細致嚴謹的檢驗,被鑒定為假冒卡西歐手表。然而,當當網公關經理葉小舟頗為無奈地告訴記者,所謂的“假表”,其實是問題出在了是否有“授權”上。
“被鑒定為‘假表’的產品準確地說應該是‘沒有授權的官方’產品,被定義為‘假貨’其實還是不太準確的。”據葉小舟介紹,當當網在產品的把控方面是非常嚴格的,而對于第三方商家的準入門檻也是非常高。“第三方商家進駐需要交納50萬元的保證金,對其銷售的產品作出擔保。”
“沒有經過授權的商品并不代表是‘假貨,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在談到“授權”和“假貨”的定義時如是強調:“相關的商品雖然沒有經過授權,但是如果也是原廠生產的話,就沒有構成商標侵權罪,相關的代理商也就無法起訴相關的商家。”
但是對于目前市場中普遍存在的“假貨”的聲音,趙占領表示:“目前國內部分的代理商對于電商銷售的商品通常采用不提供官方售后服務、從公開宣傳上聲明和通過產品鑒定三個方法來打擊網上銷售的非官方渠道的商品。”
有業內人士進一步指出,正牌代理商通過相關方式來阻擊奢侈品電商,情有可原,但是這也暴露出一個問題就是,國內缺乏權威的奢侈品鑒定機構。這不僅讓奢侈品電商們感到困擾,也給消費者的維權帶來困擾。
奢侈品研究專家、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目前奢侈品的驗真主要有品牌商、二手店和諸如寺庫這樣的非官方機構提供,這讓結果的權威性受到質疑,而國家尚沒有相關的權威鑒定機構。
還是要走
品牌授權之路
專家建議
貨源渠道混亂,商品驗真之路充滿坎坷,對于奢侈品電商來說,未來的發展之路在哪兒?
在周婷看來,此前愛馬仕的造假問題就已經牽扯出了行業的潛規則,即便是從海外買手買貨也無法保證真實性。很多授權的經銷商都在造假、售假,如果沒有得到品牌的直接授權,仍然從渠道拿貨,還是會遭遇到相應的問題。因此,奢侈品電商要發展壯大,還是要想方設法爭取到品牌的直接授權。
“國內奢侈品網站要想走出怪圈,除了強化貨源渠道,改變低價策略外,還應找到自己的商業模式,塑造自己的網站特色,從而提高受眾質量和黏性。”
鏈接
奢侈品電商的“授權”風波
時間:2011年7月
涉及品牌:歐米茄、淘寶網
事件:歐米茄狀告淘寶網售假
時間:2011年7月
涉及品牌:天梭、當當網
事件:6月的父親節前夕,當當網高調推出市場價七五折銷售天梭表的活動,被觸怒的天梭迅速發出聲明:當當網上的天梭表未經授權,天梭不提供售后服務。
時間:2012年3月
涉及品牌:施華洛世奇、京東商城
事件:3月初,施華洛世奇(上海)貿易有限公司對外聲稱,公司目前為止沒有在中國地區內授權任何網站銷售施華洛世奇的產品。
時間:2012年6月
涉及品牌:愛馬仕
事件:其CEO表示,80%在互聯網上以愛馬仕之名售賣的商品都是假貨。
時間:2012年8月
涉及品牌:卡地亞、1號店
事件:8月,卡地亞國際有限公司在上海浦東法院起訴沃爾瑪旗下的“1號店”侵害商標權和不正當競爭。
專題統籌:于冬雪
專題采寫:
南方日報記者 葉丹 于冬雪
奢侈品電商陷“售假”風波(圖)
阿榮
阿榮
2012-11-23 09:08:45
來源:南方報網
(本文來源:南方日報。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南方報網 http://www.nfdaily.cn/ )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