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方超 張家振 上海報道
深度求索(DeepSeek)攪動全球大模型江湖、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嗨翻央視春晚……蛇年春節期間,杭州“六小龍”火熱出圈,成為杭州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的縮影。
2月13日,有消息稱,宇樹科技已完成新一輪即C+輪融資。對于該傳聞,宇樹科技方面回應稱,該消息不屬實,新股東是通過與個別老股東轉股進來的。此外,宇樹科技已在京滬開啟招聘,正加速全國化布局。
和外界的喧囂相比,這家明星機器人公司對外界的反應似乎頗為平靜。宇樹科技相關負責人日前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坦言:“在年前忙完春晚的項目后請假了,還沒有回公司。”
杭州市人工智能領域迎來集中爆發,在引發南京市“靈魂三問”的同時,也讓外界更加關注這座曾經的“電商之都”如何加速蝶變成未來科技高地。
“這與杭州市獨特的產業生態、政策支持、創新文化和人才戰略等因素密不可分。”浙江工商大學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倪樹高向記者表示,以杭州“六小龍”為代表企業崛起,無疑給杭州市這座“數字經濟第一城”增添了厚重“砝碼”,使其開啟了從昔日“電商之都”向硬核科技創新城市邁進的轉型之路。
未來科技企業火熱“出圈”
在DeepSeek引發全球關注前,從西湖邊竄出的一只“猴子”,已讓杭州市在世界范圍頻頻“出圈”。
將時間拉回2024年8月20日,游戲科學出品的“中國首款3A游戲”——《黑神話:悟空》正式登陸PC、PS5平臺,僅發售三天,全平臺銷量已超過1000萬套。2024年年底,《黑神話:悟空》獲得TGA年度最佳動作游戲獎,成為中國游戲行業發展史中的新里程碑。
游戲科學取得成功,與杭州市獨特的人才環境密不可分。游戲科學創始人、《黑神話:悟空》制作人馮驥此前表示:“就是喜歡這座城市的氛圍,杭州市的人才環境非常適合做游戲的藝術設計,因為這里有中國美院,而且整座城市的動漫氛圍和人才基礎非常好。”在人才吸引力方面,杭州市正呈現出強大的“人才強磁場”效應。
相關資料顯示,杭州市人才凈流入率已經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2019年—2023年,杭州市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1.4%、1.6%、1.6%、1.3%、1.2%,人才吸引力排名位居全國前列。另據統計,自2022年以來,杭州市新引育的35歲以下大學生已超100萬人。
“杭州市通過打出‘政策紅利+產業優勢+宜居環境+國際化服務’多維組合拳,形成了強有力的人才磁場。相關政策不僅是經濟激勵,更注重構建適合人才長期發展的軟環境,例如教育、文化和社會包容性,從而在‘搶人大戰’中持續占據優勢地位。”倪樹高向記者表示。
此外,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阿里巴巴、網易等互聯網巨頭的存在,也為誕生以杭州“六小龍”為代表的未來科技企業,提供了優越的數字經濟發展基礎。
“2000年前后,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互聯網企業開始崛起,杭州市數字經濟迄今已發展超過25年時間。2018年,杭州市明確提出了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目標。”倪樹高回憶道。
倪樹高表示,2024年,杭州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28.8%,形成了以阿里云、海康威視等企業為核心的算力基建、視覺識別等底層技術支撐,為杭州“六小龍”提供了技術協同和場景落地的土壤。
作為國家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之一,杭州市著力打造包容性營商環境,也為吸引、孵化以杭州“六小龍”為代表的企業提供了助力。
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近日表示,打響“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的創新創業品牌、“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營商環境品牌,讓創新始終成為杭州的城市氣質、產業特質,進一步擦亮“創新活力之城”、“數字經濟第一城”和“數字貿易強市”三張金名片,淬煉高質量發展辨識度。
營造“敢闖敢試”創業氛圍
2月12日,央視蛇年元宵晚會上,宇樹科技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再度返場展示了轉手絹絕活。在此前的央視蛇年春晚上,宇樹科技帶來的16臺人形機器人參加《秧BOT》AI機械秧歌表演,憑借東北花棉襖和靈巧動作刷屏互聯網。
2月12日,宇樹科技研發的Unitree G1和H1人形機器人正式在京東線上首發開售,售價分別為9.9萬元和65萬元,預計交貨周期分別為45天和60天。
公開資料顯示,宇樹科技作為世界知名民用機器人公司,已研發出多款四足機器狗和通用人形機器人。2023年,宇樹科技相關產品銷量占據全球四足機器狗的69.75%。
宇樹科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提供的信息顯示,在2023年、2024年的北京世界機器人大會和英偉達GTC大會上,皆有宇樹科技機器人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全球頂流機器人公司也曾因資金枯竭而陷入困境。根據公開報道,2017年,宇樹科技“耗盡融資卻仍未能實現交付時,一筆來自杭州的融資讓它起死回生”。
對此,宇樹科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坦言,并不清楚相關信息。不過,天眼查顯示,2017年1月,宇樹科技獲得種子輪投資,資金來自個人投資者,融資金額未披露。2018年5月,宇樹科技獲得變量資本、安創加速器投資,其中,前者的機構主體公司來自浙江省。
無獨有偶,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強腦科技,也因“杭州地方招商專員在美國波士頓地下室中發掘到其發展潛力,并大力支持”的“傳奇故事”而為人津津樂道。
“政府的人特地到波士頓來考察,我們給他們講解了技術,看了當時實驗室里一些非常粗糙的模型。”強腦科技合伙人兼高級副總裁何熙昱錦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一種“千里馬遇到伯樂”的感覺。
據了解,2018年12月,強腦科技在杭州市注冊成立,并將余杭區作為總部所在地,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個融資超3億美元的腦機接口企業,上一個是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杭州“六小龍”誕生的背后,與杭州市強力推行創新政策、提供允許試錯的寬松環境,從而為企業創新提供肥沃土壤和雨露陽光密不可分。
“杭州市政府在各項制度設計中,也非常鼓勵創新。例如,杭州市為創業者提供18個月的失業保險,并通過阿里技術中臺向初創企業開放資源,降低了企業創新風險。”倪樹高告訴記者,“這種包容性文化吸引了大量敢闖敢試的創業者。”
在全國各地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當下,杭州市正在按下科技創新“加速鍵”。
2月10日,杭州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了多項重磅經濟政策。在資金方面,杭州市“8+4”經濟政策市級財政資金已從2024年的490億元增加到502億元。其中,專門統籌15.72%的產業資金,集中投向優質新質生產力,加大對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支持。
對此,倪樹高向記者表示:“在推進產學研融合方面,杭州市可以說是國內做得最好的城市。例如,DeepSeek創始團隊來自浙大CAD實驗室,強腦科技與高校合作攻關腦機接口技術。”
制造業短板亟待補齊
杭州“六小龍”橫空出世引發世界矚目,但其對杭州市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仍需要進一步觀察。
“未來,軟硬結合的人工智能產品,包括機器人將成為杭州市新的城市特色產品。”倪樹高向記者表示。
不過,在強調軟硬結合的產業發展大背景下,杭州市與其他長三角城市相比,制造業發展稍顯不足。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杭州市工業增加值為4984億元,明顯落后于蘇州市、寧波市、無錫市、南京市等長三角其他主要城市,不及當年蘇州市20552.2億元的一半。
“杭州市的劣勢在于,在綜合制造能力、國際化水平等方面不及上海市,制造業表現在長三角地區并不突出。”倪樹高向記者直言,“今后,杭州市必須走廣域化的產業集群發展之路。”
根據規劃,杭州市將深入實施“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程,持續打造五大產業生態圈,加快構建杭州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類腦智能等五大風口潛力產業以及未來網絡、先進能源、前沿新材料、商業航天、無人駕駛等前沿領域產業。
“與長三角地區其他主要城市相比,杭州市的競爭優勢體現在包括制度環境、人居環境、數字產業基礎、省域制造業服務中心等融合而成的優勢。這些優勢其實是浙江省各地優勢的糅合,有望在‘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的引導下,為中國式現代化打造重要窗口。”倪樹高表示。
(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