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隨著演唱會市場的爆發,一些商家打著“全額退款”的噱頭,招攬消費者購買偽造的住院病例、受傷證明、死亡證明、火化證明等,以期騙取票務平臺免費退票。日前,惠州警方查處一起販賣假退票證明的案件,抓獲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人,繳獲作案工具一批。
據警方披露,犯罪嫌疑人李某在網絡平臺上運營了一家“代開證明、代辦退票”的工作室,長期打著維權、保密、24小時接單等噱頭吸引有退票需求的消費者前來消費,進而從中抽取傭金牟利。
據了解,今年5月30日,李某應購票人遲某要求,為其偽造了一份蓋有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診斷證明專用章的造假門診診斷證明書及一份同一醫院的造假收費票據,在造假文件被票務平臺識破后,李某又幫助購票人偽造了死亡醫學證明、遺體火化證明等5份材料,并代替購票人致電票務平臺企圖繼續騙取免費退票。根據演出市場規范,此行為已經嚴重擾亂了演出票務市場秩序,票務平臺隨即報警,購票人遲某被處以行政拘留10日。犯罪嫌疑人李某也因涉嫌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等違法犯罪行為,日前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提醒,不僅偽造國家機關公文、印章涉嫌違法犯罪,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企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也是違法行為,不要因為一時的利益而因小失大。
2023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規范管理促進演出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要求演出舉辦單位應當建立大型演出活動退票機制,設定合理的梯次退票收費標準,保障購票人的正當退票權利。目前看,大型演唱會梯次退票已在全國普遍推廣,演出舉辦單位及票務平臺在演出銷售前也會公示并提醒消費者關注退票政策,以免因誤購或政策了解不清產生損失。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滿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