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醫保
個人賬戶清零
一文揭秘醫保統籌賬戶真相
醫保熱點
網絡上,總會有一些關于“醫保個人賬戶年底清零”的傳言。這些傳言不僅讓不少朋友心生疑慮,就怕個人賬戶里的錢會被清零。那么,這種說法究竟是不是事實呢?
01
年底“醫保個人賬戶清零”?
先打個“定心丸”:那些所謂的“年底清零”純屬無稽之談!
無論你是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還是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醫保卡個人賬戶的余額都不會在年末被強制清零。
根據我國現行政策,參保成員都有一個個人賬戶,這個賬戶包括當年度個人賬戶和往年累計結余賬戶兩部分。
在每年的財政年度末,當年賬戶中的剩余資金會自動轉入往年累計結余賬戶,并且這些資金的本金和利息始終屬于個人。
這意味著,不管你是今年剛參保,還是已經退休多年的老職工,你的余額都會被妥善保管,不會被清零。
至于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它根本就沒有設立個人賬戶這一說法。因此,自然也不存在余額清零的問題。
對于參加這項保險的公民,他們只需要每年支付一定比例的金額,就可以在一個自然年度內享受規定范圍內的基本醫療保障。
02
醫保報銷額度各省市有差異
再來理清另一個容易引起誤解的“醫保統籌額度”這一概念。醫保統籌額度并不是指個人賬戶余額,而是指一個自然年度內醫保基金可以支付的醫療費用上限,即參保人在一個年度里的報銷上限。
打個比方,假如某人某地在2024年度的門診統籌年度最高支付限額上限為3500元,這個錢不管你用不用完,到了2025年后,都會根據2025年新的統計數據進行更新。
醫保年度支付限額并不是全國統一,而是根據各地年度經濟、人口、發展水平等決定的。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自己城市的年度支付限額,請關注醫保局官方消息。
03
醫保卡里的錢是怎么來的?
簡單來說,醫保卡里的資金來源分為兩部分:個人繳納和單位繳納。
具體來說,分配的比例依據單位的具體規章會有變化,通常個人需繳納工資的2%,單位則是8%。這部分繳費依據國家規定存入你的醫保個人賬戶,供醫療花費使用。
根據目前的政策規定,醫保卡里的錢是無法像銀行卡那樣直接提取出來的,因為它的主要用途是支付醫療費用,而不是作為一種簡單的儲蓄工具。
不過,有一些特殊情況允許提取醫保卡內的資金,例如長期異地就醫或者退休后移居海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