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琳娜
觀度文旅CEO
“梧林傳統村落”項目運營操盤手
清華大學本科、碩士學位
宮琳娜:“中國模式”鄉村文旅目的地的探索
宮琳娜跨界到文旅行業已經將近8年,她始終堅持以“跨界”的思維介入傳統行業,秉承打通跨行業復合業態運營理念,以頂層設計立足、不同在地文化賦能為核心,實現以“運營”為導向的“一體化”運營管理目標,持續不斷對 “中國模式”文旅目的地的探索。
文化的特色成為鄉村文旅的IP
福建省重點項目【梧林傳統村落】坐落在泉州,是一個典型的閩南僑村,建筑集群多為南洋華僑回鄉所建,保留著各式洋樓、番仔樓和紅磚古大厝,閩南文化很豐富、多元,同時保留也很完整,絕大部分依舊與今天的生活緊密交織在一起,譬如傳統年節的活動、民間服飾等。“梧林傳統村落”項目負責人宮琳娜從2019年底開始,駐扎在當地,組建團隊、匯聚各界資源,在“開發建設”中的梧林村,做持續的文旅運營推動工作。
梧林傳統村落年節活動
宮琳娜用文化IP帶動梧林村文旅發展,通過村落IP運營帶火一座城市,實現3年村落運營目標,實現以品質內容運營為導向的行業影響力。4年梧林村運營操盤管理期間,引入國際青年藝術家駐地創作,跨境與新加坡旅游局合作,孵化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村落IP“娘惹文化”,打造出首個沉浸式“南洋娘惹文化村”;將具有閩南文化特點的蟳埔“簪花圍”形成IP,充分發揮明星“頂流”作用,開發“跟著趙麗穎游梧林”旅拍系列,豐富村落商業業態,同時,帶動閩南文化熱潮,吸引一批又一批明星、媒體等到訪梧林傳統村落,梧林村成為游泉州的首選目的地。
與新加坡旅游局合作“娘惹文化節”孵化出娘惹文化IP
孵化出閩南旅拍IP“簪花圍”
藝術家文那駐地創作【藏海厝】
在她看來,若實現鄉村文旅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長情的陪伴、動態的市場力與跨領域的資源介入,才能更好地詮釋鄉村地的傳統文化及內涵,運營至今,梧林村是國家4A級景區,已經成為國內外知名的閩僑文化度假目的地,并榮獲國家古村古鎮保護優秀項目、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第三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福建省特色步行街等榮譽認可。
正在打造的旅行目的地模式及出發點
宮琳娜認為,未來是存量經濟的市場方向,存量空間存在于鄉村、城市、自然當中,這些形成了我們過去的記憶,這些遺產空間需要新的內容去激活,激發出具有可生長的未來,激發出人們關于他們新的記憶。觀度文旅正在打造的文旅服務平臺恰恰是聚焦于這些遺產空間(城市遺產·鄉村遺產·自然遺產)的運營價值,通過不斷累積的跨領域的資源內容和在地的文化特色、及“以終為始”的一站式運營管理服務,構建出各地遺產文化的美好生活方式,觀度文旅作為首個遺產文化運營商的角色,這是觀度文旅的模式與初心,
鄉村文旅目的地的挑戰
宮琳娜表述,這些年在行業運營端,深切感受到不同階段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這樣的挑戰不單單是自己作為品牌運營方與平行合作方的,也是行業的上下游所面臨的。
歸結為三個關鍵詞“時間”“動態”“復制中的不可復制”
時間 - 文旅是一個慢行業,即使今天我們看到很多快生命周期的產品出現,也無法對文旅進行逆向的催生。一家小的咖啡館、民宿,大到一個村落的開發運營,都離不開時間的投入,需要耐心與堅持,待她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再四季往復,她需要長情的人來陪伴。投資人的長情是對項目投資回報周期的客觀與冷靜的陪伴;運營方的長情,通過堅守、堅持的、項目的運營陪伴,不僅給投資人穩定的回報,收獲一個穩定的團隊,更是沉淀出一個行業的品牌和口碑;鄉村的長情,是鄉村的良性生長,與原住民共生共好,長情生情相守的新故鄉之情。
動態 - 一個好的項目需要不斷地孵化挖掘自身的文化力,形成可持續的市場產品力,我們面臨每一個項目“運營的高光”都無法一勞永逸地開始坐享其成,需要不斷迭代升級才能形成客源市場的復購與新增,項目才能良性循環。
復制中的不可復制 - 文旅的核心是“文”先行,不同的在地文化是每一個目的地的核心競爭力,也是獨有的資產價值,沒有一個文旅項目是可以做到簡單的“復制-粘貼”,我們每面臨一個新的項目都會是一個新的挑戰,僅有30%的經驗邏輯可以復制,剩余的70%恰巧是一個項目的核心市場競爭力,這是我們所需要再次全情投入從頂層設計開始重新建立新的項目模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自己同一品牌運營下的不同項目形成市場的差異化,因為,市場是需要服務的,而不是對同一個市場進行客戶的分割。
梧林村落建設運營的變化過程
未來的文旅趨勢走向
宮琳娜講到:“未來行業的界限會進一步模糊,文旅行業在當下已經突破了自身行業的界限,萬物皆文旅的時代,從物理空間到精神空間都扁平化了,度假已經不是遠距離慢決策的動作,她更貼近生活更像是一種陪伴,所以出現了很多微度假的產品,更偏向于情緒的消費,所以,抓住情緒需求,是行業產品的核心價值”。
梧林傳統村落部分音樂藝術內容
梧林傳統村落部分音樂藝術內容
梧林傳統村落部分音樂藝術內容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