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文化自信的背后,引領著“國潮”概念成為新的時尚。也許我們并不全是文化的深度學習者,但大多成長在中式文化美學的氛圍中,耳濡目染間樹立了別具一格的審美,對傳統文化從根性上的尊重與熱愛,讓我們逐浪傳統美學風潮,也打心底里支持傳統手工藝傳承。在以藝術風格見長的手工地毯品牌中,太平地毯是當仁不讓的傳統文化踐行者,在太平手工地毯的產品系列中,也有很多“中式美學”的痕跡。
從太平地毯經典系列,看中式審美的曼妙之處
與藝術家秦風合作的孤寂之歌系列,是太平地毯眾多系列中將中式山水美學融于手工作品的代表。昆侖山下,王母瑤池,九曲黃河,天山北海,山海云霧,日月翻涌,這些意象曠達而渺遠,恰是中式美學之中不容忽視的亮點。
與全球知名設計公司YabuPushelberg合作的WHISPER | 低語系列中,對自然生長和地球元素的呈現讓人眼前一亮。風、水、礦物的不同狀態和紋理被經緯線交織呈現,微妙中潛藏著對自然生生萬物的尊重。
在香港故宮博物館禮堂的入口處,太平地毯與著名設計師Andre Fu合作的主掛毯用沉靜訴說文化靈感之美。這件作品以香港故宮博物館入口處巨大的層疊天幕所折射的光點為靈感,極具空間流動性和運動感,光影效果呈現出一種跨越時空的文化交流之感。中式傳統的瓦片痕跡流轉似舞者舞步,在空間中華美呈現,千年華夏文明在此交相輝映。
而說到中式美學,三色編織袋的歷史是許多國人心目中上個世紀的代表。太平地毯與藝術家又一山人共同呈現香港前行 Hong Kong Walk On,就以經典的「紅白藍」色調為看客重現香港的傳統文化,寫實主義的風格將紅白藍布料皺折的形態刻畫得栩栩如生,輕松用圖案解構香港文化的街頭角落。
與太平地毯共成長,看中式美學的進化之路
從一間香港的小小別墅工坊,到如今遍布全球的手工工作室和大型手工制毯工坊,太平地毯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風雨飄搖的香港走來,曾面臨過艱苦的時代,也成就過傲人的輝煌,但根植于香港本土的品牌基因始終未曾改變,持續傳承傳統文化的愿景也是一樣。或許也是因為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成長,太平地毯始終有著厚重的中式文化底色,在作品中或多或少有所呈現。
懷著做“藝術品”的心態制作每一塊手工地毯,從中國刺繡等傳統手工藝中尋找靈感,結合當代手工制作工藝來呈現藝術家的思維旅程,文化才得以被代代傳承,文化的表象才得以被持續創新。太平地毯對中式美學的尊重,也指向太平地毯對文化傳承的認可,在漫長的發展之路上,太平地毯還將用這份厚重的責任感,帶來更多經驗的呈現,為傳統文化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