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藝術羊絨品牌Sandriver(沙涓)在西藏海拔5000米的江孜縣乃欽康桑雪山,舉辦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走秀——“雪域·回響”氆氌成衣新品發布。凝聚“氆氌復興”工藝精髓的38套藝術羊絨氆氌成衣,由來自高原的西藏模特原生態演繹。
至此,傳承2000多年的西藏傳統氆氌,經Sandriver品牌主理人郭秀玲之手,實現了商業模式、生產工具、材質標準、工藝傳承的全面升級,首批藝術羊絨氆氌成衣、家居用品已走出高原,在國內十幾個城市,及倫敦、巴黎同步上架。
圖注:Sandriver 沙涓 2023AW【雪域·回響】大秀現場
秀場選址氆氌故鄉,向氆氌手藝人致敬
藝術羊絨氆氌首秀取名《雪域·回響》,來自“念念不忘,必有回響“。2018年,郭秀玲深入藏區,帶
領高原的氆氌匠人們靠手藝致富,如今,首批藝術羊絨氆氌成功問世。
郭秀玲說,首秀選址西藏海拔5000米的江孜縣乃欽康桑雪山,因為氆氌溫暖了這片冰川苦寒之地
2000多年。而五年來,共同研發羊絨氆氌的西藏工匠和上海援藏干部們,都生活和工作在此,所以,向雪域和氆氌手藝人們致敬,共襄成果。
9月的江孜縣乃欽康桑雪山氣溫已在10攝氏度以下,38位走秀模特全部來自西藏,他們以原生態的皮膚、身姿,演繹藝術羊絨氆氌的新生和魅力。
圖注:sandriver 氆氌十年復興計劃-2023 西藏時尚大片
新品的設計靈感來自高原天地、四季更迭、天空演變、寺廟經幡,可以看到氆氌演變成漸變的山川、喇嘛紅、草原秋色漸進、繽紛的邦典,做成成衣,融入高原風景,是對高原之美和氆氌材質的藝術化表達。
《雪域·回響》走秀舞臺設計彰顯了原生態的魅力,以雪山為幕,采用當地青稞桿環繞舞臺,高原的牦牛,漫步秀場,吃著青稞,一派天地人和的高原原生態場景,令現場觀感極為震撼。
因適逢高原青稞豐收季,雪山下沉浸在收獲喜悅中的老鄉們,高興地帶來青稞祝福,而裝扮完秀場的青稞還將歸還給老鄉們,去喂牦牛。這個環保的操作,源自Sandriver一直秉持的環保理念,也是這場大秀的內涵:來自于高原,感恩高原,回饋高原。“
首批氆氌系列成衣和家居制品會在國內和倫敦、巴黎同步發售,巴黎LV集團旗下的Le Bon Marche 百貨已上架了氆氌產品,非常受歡迎。
打造全產業鏈,復興氆氌。
氆氌,是西藏高原上最常見的手工毛織品,用來做藏袍、邦典、靴子、家居品,這種結實、御寒鮮艷毛織品在高原代代相傳,至今已有2000多年,是高原文化的“活化石”。然而,氆氌生產方式陳舊,耗時費料,利潤低等問題,讓氆氌工藝傳承式微。
曾用十年時間復興蒙古氈的郭秀玲,歷時五年,從產業升級入手,為復興氆氌打造了全產業鏈:
生產工具:設計出第一臺現代化氆氌機。
運用德國技術設計新款氆氌織機,新款梭織機門幅加大,梭織羊絨線的細膩程度達到14.3-14.9微米,讓西藏傳統氆氌,變身成柔軟親膚的藝術羊絨氆氌。
人才培訓:西藏氆氌手藝人赴滬專項培訓。
Sandriver在上海開設氆氌專項培訓班,通過上海援藏部門和西藏本地政府,招募了15位日喀則的氆氌手工匠人赴滬培訓,讓他們帶著氆氌訂單回鄉致富。招募西藏匠人沒有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的限制。
培訓班的理念得到上海政府的認同,為老鄉們解決了差旅。
圖注:藏地氆氌匠人前往沙涓上海工坊學習
可持續理念:“零余料”技術對接畜牧業原料直采。
Sandriver羊絨智慧工廠推行“零余料”技術多年,將采購藏民家中閑置羊絨羊毛,進行專業消殺、紡織。未來,這項技術會與牧區直接對接,從源頭環保。
品控及渠道:上海研發、江孜縣索蓋村承接、全球銷售。
為實現藝術羊絨氆氌研發、品控、培訓、銷售鏈接,Sandriver在上海建立研發中心,在江孜縣索蓋村建立“上海工匠氆氌工坊”,幫助西藏匠人在家鄉完成作品。在拉薩瑞吉開設Sandriver形象店作為銷售終端。
五年時間,郭秀玲帶領Sandriver實現了氆氌的全產業鏈規劃,讓生產工具、氆氌工匠人才、銷售
渠道的全面升級,建立了全新的氆氌標準,從農耕化向工業化晉級。“我非常欣慰,氆氌的產業鏈設計這條路走對了,未來可以不斷復制到更多的工藝上。”
帶著氆氌進軍國際
對于未來規劃,郭秀玲表示,將在上海舉辦氆氌制品藝術展,還將于明年帶著氆氌成衣、氆氌匠人、
氆氌藝術品到巴黎策展,去PK香奈兒、愛馬仕成衣,“我們的氆氌手工面料足以媲美香奈兒的粗呢花面料,要為我們的工藝找到更大的舞臺。”
圖注:巴黎 Le Bon Marche 百貨中銷售的江孜羊絨氆氌家居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