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作為社會能耗大戶,成為節能減碳的重點攻關領域。近年來,建筑行業一直在探索有效的節能降碳措施,通過技術創新和方案優化來助力建筑降本提效。
2月16日,在海爾智慧樓宇成果暨新品發布會現場,海爾展出了“樓宇大腦”、樓宇能源、樓宇環境、樓宇智控等多場景解決方案。為了快速落地“雙碳”目標,海爾智慧樓宇推出3大節能新思路:首先,是通過磁氣懸浮智慧節能方案實現“降碳”;其次,是通過光驅儲能方案實現“零碳”;最后,通過熱能回收發電及氣態膨脹發電實現“負碳”。目前,該方案已在商業地產、軌道交通、數據中心等行業領域逐步落地推廣。
建筑要降碳?產品、管理兩手都要抓
在建筑配套中,電梯、照明、空調、安防等子系統繁多,而且缺乏統一的集中管理平臺,無法實現跨平臺聯動協同,很容易造成能源浪費。想要實現建筑綠色發展,產品節能和管理提效成為主要關注點。
首先,在產品節能性上,節能型產品應用持續創新。以建筑中耗能最多的空調系統為例,目前有磁懸浮中央空調、物聯多聯機等國家一級能效產品不斷升級應用,達到了綜合節能50%的省電效果。此次,海爾智慧樓宇又推出自主研發氣懸浮中央空調新品,獲評“國際領先”技術,該技術與磁懸浮技術相組合,可以實現全流程運行節能50%,提高整體環境系統的節能效果。
其次,在高效產品的基礎上,“樓宇大腦”從管理上進一步優化了節能效果。為了解決各子系統互相割裂的問題,海爾“樓宇大腦”集成了空調、電梯、照明、水、電、安防等子系統,在最優節能運行模式下,各個子系統自主調節、協同配合。該方案實現建設投資降低15%,運維人員減少15%,能耗降低40%的實際運行效果,以全流程、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建筑降本提效。
“零碳”是目標?海爾“光驅儲能”無限接近了
“降碳”的進一步目標,就是實現“零碳”。這就需要企業在高效產品和智慧管理之外,還要通過技術創新來突破節能天花板。其實,建筑要實現零碳,能源是關鍵。如果建筑的日常運行不需要耗能,那零碳建筑的目標就不難實現。具體怎么來做呢?
活動現場,海爾智慧樓宇給出了“光驅儲能”解決方案。在白天,光熱光伏的熱能可以實現建筑內的熱水供應,電能則可以直接驅動空調、照明等系統的運行,實現太陽能利用率超70%。除建筑運營外,富余的電能還可以存儲備用。到了夜間光伏無法工作時,此前儲備的電能就將發揮作用,實現了建筑的無限接近“零碳運營”。
換句話說,光驅儲能方案通過與新能源的深度融合,并利用儲能系統實現對新能源的高效率直接利用,達成高能源自給率、低新能源損耗與間接碳排放,縮短了項目的投資回收期,為用戶創造新能源利用的新模式與新價值。
“負碳”難實現?海爾能源生產“自給自足”
減碳、降碳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實現建筑運營的去碳化,“負碳”技術就成為推動雙碳目標的重中之重。那么,負碳到底該如何實現呢?海爾智慧樓宇通過“熱能回收”發電、氣態膨脹發電技術給出了方案。
其中,“熱能回收”發電技術備受行業關注。海爾將鋼鐵冶金、化工石油等工廠釋放出的工業廢熱回收回來,通過磁氣懸浮ORC發電機組將這些廢熱再轉化成電能,提供給建筑內部日常能源使用。在廢熱轉化為電能的整個過程中,磁氣懸浮ORC發電技術將轉化效率提升了10%。此外,還有氣體膨脹發電,就是通過回收天然氣管道減壓過程中的壓力能發電。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致辭中表示,智慧能源和建筑可以很好的結合,不僅可以節能提效,還可以生產能,實現了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降低國家能源消耗壓力。目前,海爾智慧樓宇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已經在唐山古冶居民供熱項目中實現落地。
從趨勢上看,雙碳目標的實現必然伴隨著建筑領域的革新發展。從降碳到零碳再到負碳,海爾從智慧樓宇角度給出了一整套解決方案。時代命題下,海爾智慧樓宇也將持續創新,并通過樓宇能源方案與樓宇智控、樓宇環境的結合,加速雙碳目標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