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全身鏡出現在美博會的展館里,幾個女生湊過來看了看:“這個怎么搞美容?”
“美女,可以上來體驗一下。”一位工作人員指著跟鏡子連在一起的體重秤說道,“可以實時、全面地檢測你的身體數據”。
其中一個女孩自言自語:“難道跟其它皮膚檢測儀有什么不同嗎?”
確實有不同之處,眼前的產品來自C-Life智慧美業。從2014年開始,C-Life就以IoT大數據和AI算法為核心,為美業上游的產品企業,中游的日化門店、美容門店,以及下游消費者提供服務。
服務廠商、門店和C端消費者需要的業務邏輯和方式不同,但對于C-Life智慧美業來說,這種沖突并不存在,因為他們提供的是互聯網商業的基礎設施——數據和算力。

“千人千面千方”:需要全維度、多場景數據支撐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活性器官,其重量占體重的15%左右。皮膚是人體最重要的第一道防線,也因此成為了最容易受影響的器官,環境、飲食、作息、情緒……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著我們的皮膚狀態。
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事實,然而傳統的護膚卻只局限于某一時刻。回到具體的生活場景中,一名顧客最近工作繁忙,連續熬夜加班,這期間她去美容院做的檢測會顯示A結果;當她忙完工作休息了一段時間后,又會檢測出B結果;此后她又跟朋友聚會吃了火鍋,臉上出油、長痘,檢測出了C結果。
哪種狀態才是她真正的皮膚狀態?傳統的檢測手段顯然無法給出答案。

C-Life董事長 劉建偉
“如何讓全社會積累的知識要素形成服務能力,這是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C-Life董事長劉建偉告訴美業新緯度。
在所有“知識要素”中,數據采集和計算分析扮演著重要角色,是這場信息化變革中的基礎設施。
在一顆攝像頭和芯片的幫助下,C-Life智慧美業的那塊鏡子具備了數據采集和分析功能——在我們盯著屏幕的同時,屏幕也在看著我們,甚至它能比我們收集到更多信息。

據了解,C-Life智慧美業升級后的智慧魔鏡能檢測皮膚的含水率、含油率、彈性、角質等25個緯度的基礎數據,它的優勢更在于有多項設備參與數據采集,能持續還原最真實的用戶行為。
比如家里的空調、智慧美妝鏡可以記錄用戶的環境溫度和肌膚狀態,當用戶來到美容院后,躺在智能化的美容床上,她的呼吸、心率等數據也被快速積累。顧客在這張床上躺的時間越長,門店便越能了解顧客的健康狀況,并給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從而保持較高的服務黏性。
劉建偉是智能設備的狂熱愛好者,每天都會通過各種設備檢測自己的心率和呼吸狀況,提供這些數據的設備包括沙發和床墊,他掏出手機展示,上面記錄著他每日的身體體征數據“你看,床墊收集的數據顯示我昨晚睡覺動了181次”。
“只有全維度抓取到的數據才是科學合理的,否則我們提供的服務便是停留在某一時刻的,是不精準的。”劉建偉表示,在物聯網技術的幫助下,護膚正在從單一的功效型護膚進入真正的個性化時代,“千人千面千方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皮膚科醫生、產品配方科學家也是“知識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
采集和分析數據的目的是形成服務,因此在數據的背后需要配備一支專業團隊提供美容、保健服務。

C-Life智慧美業總經理白天博(右)
C-Life智慧美業總經理白天博介紹,目前公司已經與十多家實驗室合作,成員包括皮膚科醫生、運動科學家、健康管理師等,他們會根據數據給出結果,甚至是制訂產品方案。“你眼前的是一面鏡子,但鏡子后面是科學家在提供專業服務。”白天博說道。
智慧美業的底氣:大數據、新計算、全服務
有“互聯網預言家”之稱的凱文凱利在《必然》一書中說道,任何平面都可以成為屏幕,我們將成為“屏幕之民”。
實際上屏幕只是一種載體,決定這種變革的是屏幕背后的數據和算力。
C-Life智慧美業之所以具備龐大的數據采集能力,是因為其背后有著C-Life強大的技術支持。自成立伊始,C-Life就從物聯網三大核心技術的大數據與AI、通信、傳感三個領域重點布局,成立人工智能與計算研究院、智能硬件與智能產業研究院、智能健康產業創新研究院三大研究院,碩博比例超行業水平。
劉建偉介紹,除美容行業外,C-Life的物聯網服務還涉及了養老、教育、人居、農業等行業,致力于為個人、行業、政府提供全緯度、全方位的專業級運營顧問式服務。

在大數據殺熟引發眾怒的今天,用戶對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地提升,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在進一步完善。
C-Life智慧美業采集數據是否危及用戶的數據安全?
劉建偉表示,任何新生事物在發展初期都會遭遇一些質疑,但最終要看它能否給用戶帶來更大的價值。比如地圖服務記錄了用戶所有的行動軌跡,但我們還是會用,因為它帶來了足夠的生活便利。
在把數據轉化為服務的過程中,一定要堅守道德底線,“要重視數據安全,但不能害怕”。
基于IoT大數據和AI算法的核心能力,C-Life智慧美業正在構建多場景全流程閉環服務生態,幫助客戶完成門店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實現私人定制化的科學美膚指導。
智慧美容院多場景全流程閉環,究竟是什么樣?
無論是什么技術,都必須要根據它解決了哪些具體問題來驗證它的價值。
肌本演繹是最早與C-Life智慧美業合作的美容品牌。在多維度數據的賦能下,肌本演繹在2019年推出量膚定制品牌“MOFUN”,為顧客提供個性化護膚方案。
而MOFUN的皮膚檢測服務和配套的產品方案就是由C-Life智慧美業提供的。
AI魔鏡的高清攝像頭會精準抓取顧客面部的127個點位數據,皮膚鏡會通過70倍光學放大進一步檢測皮膚問題。
采集到的數據會進入C-Life智慧美業的皮膚數據庫,該數據庫積累了超過800萬張皮膚照片,可以精準定位皮膚狀態和問題。

為了幫顧客解決問題,MOFUN量膚定制的16款最小單位的安瓶精華組成了超6萬種產品搭配方案,可以解決敏感肌修復、水油平衡、色素暗沉調理、預防皺紋等問題。
MOFUN在成都的一家合作店員工告訴美業新緯度,“引進MOFUN后顧客付費意愿確實高了不少,因為覺得更專業了。在體驗MOFUN之后的滿意度都不錯,尤其是那些敏感肌痘痘肌顧客,再次回店護理時都看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過去,美容院的口碑差,主要是因為行業缺乏讓顧客滿意的服務能力,只能通過會銷、辦卡等模式鎖定顧客。但如今的消費者都是已經具備了一定護膚知識的成分黨,傳統的營銷方式對他們而言毫無吸引力。
當金融、互聯網領域的跨界者進入美業后,他們更相信數據和技術的價值,開始擯棄會銷模式,用運營效率和服務效果換取業績。

C-Life智慧美業的目標客戶就是這一類門店,在合作初期,雙方可以先改造其中一個美容間進行“小場景實驗”。很多合作門店表示,新客成交率翻了一倍,達到了50%以上。
C-Life智慧美業還可以將消費者在居家場景中的數據與日化店對接,通過AI美膚私教實現居家護膚的專業指導和產品的精準推薦,從而將店內的服務延伸到家,為門店復購轉化增加新的渠道。
與上游產品廠商和合作也在進行中。美博會上,華熙生物生活美容專業線品牌甜朵亦攜自家產品現身C-Life展位。白天博介紹,接下來C-Life還要與華熙生物、上海家化等品牌嘗試合作線下樣板店,用更開放的產品體系來服務消費者。
之所以能打造智慧美容院多場景全流程閉環解決方案,是因為C-Life智慧美業專注于自身的核心技術優勢,甘愿做企業背后的賦能者。“大家覺得我們的服務有價值就好,不需要看見我們。”劉建偉說道。
2014年,劉建偉看到了美業的價值洼地,決定用數據改變行業的面貌。七年過去了,護膚方式發生了躍遷式的變化,但他認為這不是某個人群和某項技術的功勞,而是知識能力積累的結果。“美業未來的發展需要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進行協同,C-Life的模式剛剛搭建起來,希望與美業人共同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