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
繼去年11月在龍巖上杭縣龍翔村
首次發現240余枚
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后
當地又發現大量
同時期恐龍足跡化石
本次恐龍科考
是去年科考工作的拓展
經過近1周的清理工作
科考隊新發現364枚恐龍足跡化石
其中一處不足100平方米的清理現場
集中了大約200多枚恐龍的足跡
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博士生導師 邢立達介紹
業內稱這么多的恐龍足跡區域
為"恐龍舞池"
就是說這個區域
可能有很多恐龍
在比較短的時間內
來回地走動,來回地踐踏
這個區域可能有幾個可能性
一個是恐龍日常活動的一個通道
另外一個可能是水源地附近
相較于上一次的發現
這次發現了
比原來發現的
體型更大的蜥腳類恐龍
是一種長脖子長尾巴、
吃植物的大恐龍
這個恐龍的尺寸可以達到20余米
而在新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中
小的不足10厘米
屬小型鳥腳類恐龍足跡
這類恐龍復原之后
體長大約僅1米左右
在考察中
化石足跡群及周邊
還發現波痕沉積結構
以及和晚白堊世恐龍
同時期的底棲生物潛穴
這為研究恐龍生存環境等
提供了參照
科考人員就可以對當時
一個植被的情況
恐龍當時的一些食物的基本情況
做進一步的研究
(來源: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