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紅絲帶節是許多明星與政府每年持續倡導的乳癌防治觀念的重要活動。乳癌防治在1985年由美國癌癥協會所發起,目的是喚醒女性對于乳癌的重視,后來由美國健康雜志發送粉紅絲帶做為癌癥防治月的標記,讓國際乳癌防治月添增溫馨感,也吸引許多社會團體的協助,帶動全球參與募款做研究以及鼓吹篩檢,不但有各種服飾設計可配戴,各種活動可舉辦,例如路跑、越野騎車,去年澳航連飛機都全機身漆成粉紅色,全機員都戴粉絲帶。

愛爾麗國際醫療集團在臺灣也很早就是這個國際活動的一員。除了多次公益贊助乳癌病友協會活動之外,旗下醫師們更是餐與多次免費演講,倡導乳癌預防,給予國人癌癥上實質的專業知識協助。
2019年12月也在北京盤古七星酒店攜手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全民健康工作委員會一起參與防乳癌?愛先行—乳癌防治公益項目啟動儀式,希望喚起女性對乳癌防治的重視,并灌輸正確的篩檢觀念。

2019年公布最新國人十大死因,癌癥依舊位居榜首,其中女性乳癌更位居癌癥第一位,是不容忽視的疾病之一。
乳癌發病時,并不像無聲無息的肝臟疾病,乳癌的早期征兆在乳房是有跡可循的,如果能早期發現,存活率更高達九成以上!
活動現場由專家羅舜駿醫師提供了4個方法簡單的自我檢測與1個招式每年定期檢查追蹤的觀念。

4個「看、觸、臥、擰」自我檢測方法:
一、看
看:可利用洗澡時面對鏡子,兩手下垂,仔細看看兩乳曲線是否對稱?乳房皮膚是否有脫皮、濕疹、凹陷、紅腫、潰瘍。雙手插腰、挺胸再檢查一次。
二、觸
觸:在洗澡時,一手放于腦后,以食、中、無名指三指的指腹,由乳頭開始,由內向外檢查3~4圈,感覺是否有不正常的腫塊、增厚或凹凸不平。檢查的范圍還包括左右兩側鎖骨下、胸骨中線、肋骨下緣及腋下。
三、臥
臥:手指可涂抹少量的乳液或嬰兒油,方便檢查。平躺下,頭下不放枕頭,檢查左側乳房時,左肩下墊一個小枕頭,左手置于腦后。和站著時相同的檢查方式,右手3根手指并攏,以指腹按壓,檢查整個乳房范圍是否有硬塊。換左手檢查右側乳房。再將手臂上舉,輕輕用手指摸腋下是否有淋巴結腫大。
四、擰
擰:除了乳房,亦須檢查有無腋下淋巴腫大,最后再以大拇指和食指壓擠乳頭,注意有無異常分泌物。

1個每年定期檢查追蹤的觀念:
羅醫師說,有感于女性客戶們在做乳防篩査過程時,因畏懼儀器設備上的疼痛擠壓,會排斥定期篩査。因此為顧客引進美國原裝進口-隔空乳房檢測儀,全亞目前僅有五臺,此儀器在檢測過程中,顧客不會感覺到任何的疼痛與不舒服,且無輻射的特性,讓顧客們對于定期篩査,不再有畏懼!

除了乳癌之外,其他的癌癥何其多,想提早預防,培養生活好習慣是相當重要的。愛爾麗整理10個簡單好實踐的防癌守則,為你的健康加分。
1.和你的親友或醫師「坦誠」相見:
你需要有人幫你看光全身每一吋,包括背部、頭皮和其他很難自己察覺的部分,察看痣、疣顏色、大小的變化。女性要特別看腿部,皮膚癌通常長在這里,男性要看脖子、頭和身體,這是最常被診斷出皮膚癌的地方。
2.遠離香煙、檳榔:
吸煙是肺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只要煙霧經過的管道包括嘴巴、喉頭、食道都可能罹癌,而且吸煙也會增加胃癌、攝護腺癌、肝癌、子宮頸癌的風險。好消息是,只要今天開始戒煙,15年內你的肺癌風險會降得和吸煙前一樣低。
3.適當控制體態減肥:
美國癌癥學會提出,只要過重或肥胖,女性將會增加20%、男性將增加14%癌癥死亡率。衛生署建議大家將身體質量指數(BMI)維持在18.5~23.9之間,而且只要減掉多余的體重,身體就會降低制造女性荷爾蒙,也就會降低乳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4.擁有充足睡眠:
別以為年輕泡夜店、通宵上網沒差,其實長期作息顛倒會增加男性攝護腺癌、女性乳癌風險,因為夜間燈光會使抑制惡性腫瘤的褪黑激素減少。
5.崇敬太陽良好的戶外日曬習慣:
要得到充足的維生素D,通常要靠曬太陽轉化成活性物質,這樣可以降低淋巴瘤、乳癌、大腸癌的風險。只是曬太多太陽也會造成皮膚癌的風險,因此建議身體的四分之一每天曬15分鐘太陽,只要超過就擦防曬乳。
6.多吃魚與蔬果遠離癌細胞:
Omega-3脂肪酸可以推遲動物身上腫瘤的出現,減緩腫瘤的生長,并降低轉移的風險。專家建議一周至少吃兩次高脂魚,包括鮭魚、鮪魚、鯖魚(小型青花魚)、秋刀魚等。
另外,女性只要每周吃4~6種如香蕉、胡蘿卜等抗氧化的蔬果,就能降低54%腎臟癌的機率。
7.了解妳的性伴侶:
性生活復雜的男人可能會造成妳的不幸,因為多重性伴侶會使自己有持續感染HPV人類乳突病毒的機會。
8.每天運動流汗30分鐘:
最好的防癌密招就是一周運動5天,每天至少30分鐘。各種型態的活動都能降低男性荷爾蒙和女性荷爾蒙,這樣就可以降低相關的癌癥如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和乳癌。
9.定期去做癌癥篩檢: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已經提供免費的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的篩檢,老話一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10.選擇合格單位檢測,保護自身權利:
選擇正規醫院,才能確保檢驗過程安全,無感染風險,更重要的是,唯有國家認可的醫院,才能確保其檢測報告的可信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