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全球受眾最廣的運動項目之一,在中國參與跑步的人口已達到3億。來自德國的茵特體育INTERSPORT亞太區董事總經理Robin Trebbe也是其中一位。這位身高一米九幾的德國跑友,可是一名資深馬拉松愛好者,來到中國工作后,完全融入了中國的跑步熱潮。
(Robin在柏林國會大廈前跑步留影)
Robin的跑齡有15年,完成的37場全程馬拉松遍布全球。其中有3場馬拉松讓Robin最難以忘懷,全球最宏大的美國紐約馬拉松,有著5000年文化底蘊的中國長城馬拉松,以及在40度高溫下奔跑的緬甸叢林馬拉松。
(茵特體育INTERSPORT組織拾荒漫跑)
Robin的全馬完賽的最好成績是3小時28分,但是速度并不是他追求的目標。參與并享受快樂才是他跑步的初衷,多種形式的跑步活動,不但避免對身體造成損傷,還會讓跑步本身變得更有趣。正因如此,Robin提倡人們參與不同形式的跑步活動。茵特體育INTERSPORT組織并贊助了以凈化環境為目的的拾荒漫跑和傳遞健康生活理念的上海靜安迎新跑等一系列跑步活動。
(茵特體育INTERSPORT贊助上海靜安迎新跑)
中國的跑友數量正在飛速增長,但很多人忽視了科學選擇運動裝備和合理訓練。在裝備上,Robin可是專家,無論是資深跑者的身份,還是多年在運動行業的從業經歷,讓他有充足的信心可以幫助中國跑者更科學的跑步,為他們提供更專業更多元的跑步指導與裝備意見。
關于跑步裝備Robin提出了以下四點建議:
第一:選擇跑鞋不是只關注品牌或設計,上腳舒適和腳型更重要。
第二:跑步時要穿性能良好的運動裝。
第三:要有基礎的測量設備(例如GPS或心率表),這樣能時刻了解自己的跑步情況和健康狀況,以免意外發生。
第四:經過逐漸提升跑步能力后,再去添置新的裝備,例如適合不同環境的跑鞋、頭燈、腰包等等。
對于提高跑步成績,Robin有著一套科學的訓練秘籍。他表示跑步形式的多樣化最重要,總以同樣的方式跑步并不可取。他建議多進行常規跑、間歇跑、高速跑,甚至一些長距離的越野跑。只有這些訓練方式相互交替,才能提高跑步的速度和耐力。
(Robin帶領同事們晨跑)
做為公司高管,Robin每天工作繁忙,同時也是3個孩子的爸爸,但他仍然每天早上5-7點堅持跑步,他認為跑步讓他一天都充滿了能量。所以,他經常鼓勵并帶領同事們一起參與跑步。Robin希望自己的經歷和建議可以給跑步愛好者們一些啟發,期待和更多的同道中人分享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