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藝術是要打造大眾藝術消費平臺,滿足新中產群體對美和品質生活的追求。京東居家生活事業部藝術品部總監李朝菲在“2018藝術北京博覽會藝術品進入消費時代論壇”的現場發言中表示,藝術不應該僅局限在博物館或者畫廊,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傳遞美的價值。
4月29日,第十三屆藝術北京博覽會在北京農業展覽館正式開幕,京東藝術作為藝術北京的戰略合作,在現場搭建了京東藝術的專屬品牌展示空間,展示區通過技術手段,給觀眾沉浸式的藝術觀感,全面打破傳統的藝術市場交易方式,實現線下體驗觀展、線上購買的全新藝術消費模式。
全新體驗
用科技拉近藝術品與普通消費者的距離
在博覽會現場,京東藝術的展位采用了銀白色紐帶的設計理念,表達自身平臺成為連接藝術與觀眾的紐帶。
而作為展出的主角,京東精心挑選了包括版畫、油畫、水墨畫、杯盤四件套、蠟燭雕塑、雕塑擺件、盤子、馬克杯、抱枕、手機殼等在內的多種藝術作品及藝術衍生品,滿足不同人群的藝術消費需求。
凡是有購買需求的參展者,可以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進入京東藝術品頻道的商品詳情頁面完成下單支付,不僅可以享受滿100減50的優惠,還有驚喜禮品贈送,購買的藝術品也將通過專業的物流公司快遞到指定地點,突破傳統的藝術品現場購買的交易方式,實現線下觀展、線上購買的交易模式。
▲游客現場體驗“即看即買”的藝術消費新模式
▲京東藝術“新聲”展覽吸引著游客們的駐足
在京東藝術的展區,通過與京東Y事業部的合作,觀眾可以通過全新的“么么照”軟件,以京東藝術線上售賣畫作和現場展位展出的作品為背景進行合影,增加觀眾與藝術品之間的互動。
▲“上帝之眼”,黑科技識別性別、年齡和心情指數
▲“么么照”,讓你“身臨”眾多大師藝術作品中
與此同時,在展覽期間藝術北京在京東藝術品頻道的旗艦店也正式開業,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展覽,打破藝術品展覽及消費的時空限制,讓更多的藝術品愛好者可以感受藝術品的魅力,第一時間把握藝術消費的趣味和風尚。
▲京東藝術頻道“線上藝博會”同步上線
京東入局 助力藝術品消費不再小眾
長久以來,在國人的觀念中,藝術品是富人階層專屬的身份象征,無論是名人字畫,還是文玩古物,動輒成百上千萬的拍賣價格,讓很多普通人望而卻步。隨著中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尤其是新成長起來的中產階級,他們的消費追求已經從物質層面上升到精神層面,希望能夠在自身消費能力的范圍,通過藝術品消費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品味。
但現實的制約是,消費者一方面無法通過足夠多的渠道了解藝術品消費,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以高于實際價格的費用購買到“藝術贗品”,而京東藝術品頻道的上線恰好解決了上述的藝術品消費的痛點。
京東的大數據技術及服務能力,能夠有效聚合起京東平臺上近3億的高品質中產用戶,真正實現藝術品消費大眾化的落地。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居家生活事業部總裁辛利軍在今年3月份京東藝術品頻道上線發布會的現場表示,京東藝術品頻道未來不僅僅是藝術交易平臺,更是藝術交流的平臺,并與業內的專業機構一起構建藝術品消費的標準。
李朝菲在論壇上表示,此次京東能夠參與到本屆藝術北京的活動中來,正是在踐行京東藝術品頻道上線時的平臺愿景。
▲京東居家生活事業部藝術品部總監李朝菲發言
藝術北京作為京東藝術品頻道首批戰略合作藝術機構之一,雙方的合作將會凝聚很多優質藝術品、青年藝術家,讓消費者離藝術更近,可選擇的范圍也更廣。在雙方此前的戰略合作發布會上,藝術北京創始人董夢陽在發言中表示,京東藝術為擴展藝術北京活動的影響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提供了藝術與更廣泛人群接觸的可能性,真正做到了讓藝術消費與藝術鑒賞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制約。
作為中國領先的線上零售平臺,京東藝術除了與藝術北京保持密切合作之外, 未來還將與更多的優質藝術機構展開合作,繼續將優秀的藝術品走向大眾,繼續填補藝術消費領域的市場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