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氣之一,冬季從這一天已經過半,而后迎來數九寒天。
在古時候,人們認為,冬天是“生機潛伏、陽氣內藏”的季節,應講究“養藏之道”,所以古時就有“藏冬”的說法。那些一到冬天就手腳冰冷,渾身哆嗦,就算裹條被子出門都嫌冷的人們,如何通過科學養生來達到“藏冬”保暖避寒呢。作為以傳遞健康文化為使命,擁有30多年品牌歷史的傳統食品企業永和豆漿,在健康養生方面也很有發言權,不妨聽聽他怎么說:
第一點,做到早睡晚起,作息規律
冬季的3個月份,是陽氣收藏的時期。天氣非常寒冷,應重視保護身體的陽氣,不要使陽氣過度耗散。如果冬天過度消耗陽氣,體內陽氣儲存不足,則次年春天容易發生四肢無力,頭暈欲厥之類的現象,對養生不利。
民間養生有“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的說法,通俗的說就是,合理安排規律的起居作息,早睡養晚睡,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
第二點,避免激烈運動,讓運動更“文靜”
冬天不論是什么樣戶外體育運動都更容易受傷,特別是激烈的運動之前必須要做好充足的熱身。如果能避免激勵運動那就更好,可以嘗試一些更為“文靜”的運動方式,比如爬樓梯,打臺球等。
拿打臺球的舉例,打臺球的過程中,你需要站著、走著、思考著、有時還碰上位置不好的、夠著不太舒服的球,需要把自己伸展到最大,往前抻、往左擰、往右夠。據統計,打臺球一小時需要走三千步,對于普通上班族來講,可是不小的活動量了。
第三點:食補,永和黑豆漿粉助你過一個暖冬
民諺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之說。所以,冬至是真正開始“補冬”的黃金時期。在這個“吃貨”遍地的國家,對于食補一向情有獨鐘,那怎么補才能補出一個“暖冬”呢?
中醫認為冬天怕冷主要是腎虛所致。因為腎藏精,過度怕冷就說明腎陽不足。
根據中醫“五行養生”理論,冬季五行屬水,人體五臟中屬水的為腎。因此,冬季養生應重視補腎,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黑色屬腎,多吃“黑食”對補腎很有好處,另外,現代醫學認為,“黑食”中含有花青苷,這種物質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及抗衰老功效,可促進腸胃消化與增強造血功能。
而說到“黑食”,永和豆漿的黑豆漿粉就是“黑食”中的“最強王者”,他不僅含有黑豆,同時含添加了黑芝麻及黑米作為原材料一同制作而成,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E及各種礦物質。蛋白質比其它食物更能刺激產熱,它們比含淀粉或含脂肪的食物更能增強攝食產熱作用。維生素A能增強人體耐寒能力。同時,鎂、鋅、鐵等礦物質也是人體產熱不可或缺的。在如此強大的“助暖天團”的護衛下,一杯熱騰騰的永和黑豆漿下肚,想不過一個“暖冬”都不行了。
所以,如果你身邊有一個一到冬天就手腳冰冷,渾身哆嗦的人,或者一個身處“亞健康”狀態的都市人,記得提醒他千萬別錯過這個冬令進補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