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力時指揮官大日期月相腕表
繼航海時計之后,星辰是水手的第二伙伴。通過觀察星辰在蒼穹中的位置,即可計算出航船的緯度。憑借經度和緯度這兩大坐標,船長可精確地自我定位并確定前往目的地的航向。真力時懷表很早就配備了月相顯示功能,指揮官系列在表盤上重現了夜間的星辰周期———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這一功能顯示在6點鐘位置的顯示窗內。價格95000元。
寶珀Villeret系列全歷月相表
此款女裝月相表圓形珍珠表盤的中央,一個方形微小的軌跡突出了月亮圖案的新意,珍珠母貝凸顯日期指示,整個月亮圖形體現和諧的溫柔女性特征,月娘臉蛋上的美人痣更是勾畫了她的萬種風情。寶珀的制表大師用月相與花語來表達對女性的贊美,自然也是最浪漫、最詩情畫意的時間表達。價格電洽。
格拉蘇蒂女款月相腕表
受到以月球來代表女性的啟發,格拉蘇蒂腕表打造了女款月相腕表,優雅女表的珍珠母貝表盤散發著美麗光澤。價格154000元。
>>>歷史溯源
圓缺間的精準追求
是西方人將月相顯示放置在鐘表上,亦是西方人將月相功能發揚光大,雖然亞洲在這方面沒能趕上高科技的尾巴,但卻毋庸置疑地擁有一個精彩的開場。最早做出月相顯示的,是一位中國人———約公元130年的東漢天文學家張衡。
約公元130年,東漢的張衡制成一架“水運渾象”,可以看作是鐘表發明以前的月相盈虧顯示器。以月亮的陰晴圓缺來測量、記錄時間,作為祭祀、農作與節慶的依據,中國的“陰歷”或稱“農歷”也就是由此而來,而月相表根據中國農歷歷法調校時間。
時間推至14世紀,對天文歷法的嫻熟運用已不再是中國人的專利,14世紀初期在西方天文歷法已經相當普遍,與此同時機械鐘表也漸漸出現在上流社會的party中。為了更便利,月相盈虧也隨之表現在機械計時器中。
70年代是瑞士機械表制表業歷史上最為痛苦和艱難的日子。廉價的石英表泛濫成災,充斥著全世界的鐘表市場,寶珀反其道而行之,將其做得更為復雜、精細。1983年推出的Caliber6395機芯,擁有完整的日歷月相復雜設計。精巧的日期顯示和月份的離散窗口的結合、細致的日期指針、表盤外圍排列的日期標識以及月亮上帶笑臉的月相窗口,這一切都讓人回憶起幾乎早已被遺忘的手工制表業的傳承品質。
月亮在天空及腕間無數次起落,對于月相精準度的追求也一直在延續。時至2010年,朗格推出1815月相表,該表款中的月相輪系采用了一套擁有特殊傳動比例的齒輪,每個正月的誤差僅為6.61秒,只有經過1058年的累積,累積誤差才會達到24小時。用個比較具象的事例來形容,假如這枚手表問世于羅馬大帝奧托一世時代的公元952年,且自當時起便不間斷地運轉,那么它的月相顯示要到2010年才需要進行第一次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