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產業他是“世界鰻王”,在收藏界他是“古董大王”
他是最早涉足國際級中國古董拍賣會的內地企業家之一,藏品估計總值數十億,精美程度可與故宮藏品媲美
文︱董婷婷 圖︱楊旭、本人提供
明宣德 青花龍紋十棱洗
與拍賣會上的高調不同,生活中的徐其明很低調。見到徐其明,是在徐龍集團的辦公大樓前,我們一行人正準備進去,一輛暗紅色的車子駛了過來停在不遠處,車上下來的正是他,微笑著向我們走來,考究的西裝,整潔的儀表,沒有司機,沒有隨從,沒有架子。
徐其明是白手起家的典型代表,創業路途的艱辛不消說,憑著智慧和堅持, 他和兄弟一路打拼,成就了今天“世界鰻王”的美名,在世界鰻魚貿易中,每10條鰻魚中就有1條是徐龍集團生產的。擁有豐厚家業的徐其明并不是一個滿腦子只有生意的人,江南人的崇文尚雅也是他的追求。1994年,滬杭高速公路施工現場出土了大量的越窯青瓷,徐其明就是在一次與這些古瓷器偶然的接觸中對古董收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此便一發不可收。從2000年涉足國際大型拍賣會以來,如今徐其明已經收藏了約兩百件宮廷藝術品,其中約有一百件是達到了故宮二級以上文物標準的精品,不少藏品甚至填補了故宮博物院的空白。
清康熙 犀角雕“仙人乘槎”圖杯(“尤侃”款)
徐其明的藏品有多高端?從懸掛在會客室墻上的幾幅藏品照片便可窺一斑―“清乾隆御制緙絲花鳥圖十二扇圍屏”、“明萬歷粉棕底描金漆山水人物圖四件柜”一對,現在市值保守估計均在5000萬人民幣以上。如果說藏品的市值還不能很好地體現這兩件藏品的價值,那就拿故宮博物院做個比較吧,如此完整、精美、高大的兩件藏品,故宮里都找不到一件能與之媲美。2005年他在紐約蘇富比以二百多萬美元捧回的“清康熙‘尤侃’款犀角雕‘仙人乘槎’圖杯”,是目前傳世最大、且有歷史記載的康熙時期著名宮廷藝匠尤侃制作的犀角杯;一只“元青花鳳紋梅瓶”全世界只有兩件,一件存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博物館,另一件就在徐其明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