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裝備俄制AL-31發動機的殲-10A戰機,下圖為裝備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殲-10B戰機
對于中航高調宣傳FC-20戰機的第三點原因,筆者認為,這與中國“太行”發動機的重大突破有著極大的關聯。過去,中國對于殲-10A戰機的外銷之所以比較低調,除了有產能上的壓力之外,發動機也是限制中國出口殲-10A戰機的瓶頸。其實不光是殲-10A戰機,當初向巴基斯坦出口裝備RD-93發動機的“梟龍”戰機時,俄羅斯方面就曾進行過阻撓。而當初中國購買AL-31系列發動機裝備殲-10、殲-11系列戰機時,就曾向俄羅斯承諾不向第三方進行出口。所以,即便前幾年中國想要出口殲-10A戰機,在發動機上俄羅斯恐怕也很難答應。考慮到戰略安全的原因,中國一直想用國產的“太行”發動機來替換AL-31系列發動機,但由于性能和可靠性等一些列問題,“太行”發動機始終只裝備在了雙發的殲-11系列戰機上,而單發的殲-10系列戰機則長期依靠AL-31系列發動機。直到近期,裝備“太行”發動機的殲-10B戰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中國國產發動機才完成了蛻變,終于可以成為殲-10系列戰機的制式裝備。而此時,中國將裝備全套國產動力、火控系統的FC-20戰機對外出售,將再無任何瓶頸,只要產能跟得上,中國大可將FC-20戰機敞開供應,這也是中航為何敢于為FC-20戰機大做廣告的底氣所在。
目前,殲-20隱形戰機或已開始進入小批量試生產階段
近幾年,隨著中國航空工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被應用的軍用戰機領域。主動相控陣雷達、先進綜合航電構架、隱形技術等都開始成為中國空中力量的新寵兒。殲-10A單純就技術性能而言,已經不再具有需要中國絕對把守的秘密。同時,隨著殲-10B、殲-16等四代半戰機的服役,以及殲-20隱形戰機的小批量試生產,殲-10A戰機對于解放軍而言,或許已經少了一分2006年剛服役之初那種絕對的吸引力。所以,把殲-10A戰機投入國際市場是符合中國的國情和國家利益的。不僅如此,在美國的F-35、未來中國殲-31等五代外貿機的影響下,高端戰機市場將逐漸被第五代隱形戰機所統治,而F-16、米格-29等第四代戰機將逐漸被擠壓到中低端戰機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只依靠“梟龍”等現階段的中低端戰機已經很難讓中國在未來的國際軍火市場上立足,一款足以同F-16分庭抗禮的戰機或許才是中國未來軍機出口的根本所在。而FC-20的出現,正好填補了中國在該領域的空白,可以說,FC-20戰機將是中國未來戰機出口的新增長點。
殲-10A戰機作為中國“龍”系戰機的佼佼者,見證了中國空中力量的巨大變革,而作為殲-10A戰機外貿版的FC-20戰機,也將成為中國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的又一顆明珠,見證中國軍機如何同歐美著名戰機平起平坐。這次的新加坡航展可以說是中國軍機走向世界的一個新節點,而FC-20戰機也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扛起中國外貿戰機的這面大旗,再次創造出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