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購渠道增多
從2014年開始,中國奢侈品行業的發展是在增長放緩,不少大牌通過打折促銷等方式增加交易量。貝恩通過消費者行為研究發現,未來中國奢侈品代購渠道增加,同時人們消費更多奢侈品。貝恩通過調查問卷發現,更多人愿意通過代購來購買奢侈品,這個數據從2013年的59%增長到2014年的70%。與此同時,更多人愿意通過增加代購奢侈品支出。這個數據從2013年的53%增加到2014年的59%。
奢侈品的總銷售當中只有30%是在中國大陸的店面當中進行銷售的。通過親友、淘寶、專業賣家海外代購占了15%,奢侈品代購總量是550億到750億的量,大多數是化妝品,超過一半都是化妝品的銷售。另外還有一些重要的種類就是皮具、飾品,這些東西比較容易買,容易識別,還可以帶進來。
2015年,奢侈品品牌加強網絡品牌塑造,并努力迎合對奢侈品了解日益深入和購買經驗更為豐富的消費者,預計各類別在未來一年將實現較為保守的增長。
中高端奢侈品消費者界限越趨模糊
從2014年開始,中國消費者被被劃分為更多細分領域。同時,中高端奢侈品消費者界限越趨模糊,這類消費人群重點考慮奢侈品特有性、稀有性。對于20-40歲不同的年齡層次的人來講,可針對收入、品味、品牌形象等維度劃分。
互聯網遠超雜志和朋友影響力
互聯網現在已經成為了最重要的消費者的信息來源,其中奢侈品消費重點參考品牌官網的信息。其次,是奢侈品門戶網站。另外一個重要來源是普通新聞網站。消費者通過互聯網平臺了解奢侈品價格,評價等信息。
奢侈品30%營銷預算投放數字平臺
貝恩通過與各大品牌溝通發現,大品牌30%營銷預算投放數字平臺,這是基于越來越多中國年輕消費者更多通過網絡獲取信息。品牌更多通過與消費者進行互動溝通,取代過去單向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