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禮品就是必需品,而且一定要“高端大氣上檔次”;遇到會議、活動,單位福利也得花樣翻新,讓員工精神物質雙豐收……這些公務上的“禮”尚往來,隨著中央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出臺后,禮品市場暗流涌動,備受煎熬。今年即將開幕的深圳禮品展,已經風向有變,或預示著行業拐點到來。
占據醒目位置專門做進口消費品的利快,今年不僅比去年擴大了面積,重新設計了更加醒目、高大的展廳,出展的產品預計擴大到5000種,其中不少是歐洲剛上市的新品。專注進口家居用品的利快逆市殺入禮品市場,引發了禮品行業資深買手的極大關注。利快中國機構總經理項喜君表示,在很多傳統制造企業無力為繼,撤出禮品展的時候,做高端消費品的利快逆市殺入并不意外,只是時機已到。“目前理性的市場便是優質、高性價比家居用品回歸禮品的最好時機。”
利快高調亮相深圳展
現狀:高不成低不就
廣義的禮品包括傳統觀念中的“送禮”,更多還是商務、企業團購、集采為主。高端的禮品大多集觀賞、名貴于一身,適合于收藏、送禮,此類產品往往是單品,價格不菲,有既定的目標客戶群。但其市場狹窄,且受限于客戶的修養和喜好,合適的買家可遇不可求。但因為高端工藝禮品巨大的利潤空間,使得商家趨之若鶩,所謂“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就是指的這類產品。
低端的工藝禮品包括小掛件、擺件、日用品、數碼外設等,其材質大多是塑料、琉璃、密度板等,此類商品往往造價低廉,技術粗糙,但其市場面廣,廠家一般批量生產,且一般只看重數量。因為利潤空間微薄,人力物流成本提升,在大量同質化競爭下,一些廠家不得不放棄這一市場。企業采購也因為低端禮品雷同、沒有質量保證,市場差評越來越多。
高品質的高端進口家居產品成為今年禮品市場新寵
高檔禮品的不成、低檔禮品的不就,是去年到今年禮品市場的關鍵詞。業內人士表示,“去年年底就有不少琉璃、玉器、瓷器、冬蟲夏草之類的遇到了真正的結構性寒冬,生產周期長,銷售緩慢,資金回流慢,掙扎在存亡邊緣的不在少數。而這類禮品消失后的高端市場,亟待填補。”
突圍:高端實用受寵
張勇是一家大型公司的業務負責人,去年在深圳禮品展上第一次認識利快,“我們采購了利快2000個德國進口的不銹鋼保溫杯。其實市場上保溫杯很多,比利快便宜的更多,利快的價格應該是其中最貴的。但是我們送給核心客戶的,不是簡單的喝水功能,而是品牌和公司文化的承載,這個杯子必須要精致、有質感,能代表我們公司,所以當時我們就是奔著找最好的來的。”
開放利快平臺是今年深圳展最讓下游期待的話題
利快項喜君表示,傳統觀賞型禮品市場的萎靡,其實對市場的重建非常有意義,能夠為原來受排擠的真正高品質禮品創造熱銷機會。一方面,短期內確實會讓高端禮品市場萎縮、低迷,成交量受挫;另一方面,則會讓真正的更具實用功能的禮品登臺唱主角,擠去之前市場上過度華而不實的泡沫,讓禮品的導向更趨合理化,逐漸進入健康、平穩的正常狀態。
在中國,禮品的需求其實很苛刻。價格、功能、包裝等,各項指標要求頗高,以致于苛刻畸形。專家認為,如今,高端禮品市場低迷已經是現實,帶動相關產業回歸常態、開發更具實用的禮品才是長遠之計。這既是高端禮品市場的挑戰,也是轉型的契機,禮品市場也將回歸其本真。進口家居特有的過硬品質、簡約設計以及品牌附加值,將成為其特色突破點。
利快:開放平臺做好供應
很多買家已經嗅出了進口禮品的商機,但國際貿易的長線運輸、手續繁瑣,關鍵是優質供應商的稀缺、單位產品的成本相對較高、難以有效保證利潤空間,讓很多有此想法的人望而卻步。借助今年禮品展,針對這樣的顧慮,利快明確表示將開放自己全部5萬個產品的目錄庫,向禮品行業開放資源平臺,以合理的價格廣泛供應。
重復拼的是價格,而差異拼的是眼光。利快的產品,一定是為更有品質更加個性化的需求準備的。項喜君表示,作為這個行業的領航者,利快做進口家居一開始屬于精品和奢侈品,只在小范圍高端人群銷售,在品質被很多人認可后,逐漸成為禮品的新選擇。歐盟標準和國際品質,都保證這類產品不同于“MadeInChina”的大路貨,更注重實用功能,注重設計和品質,包裝精美,價格統一,利快全國320個零售終端都可以同步質保,大大提升禮品后續的滿意度。
獲得去年紅點獎的便攜烤爐成為今年大熱單品
作為進口家居的第一品牌,利快行業經驗豐富,“開放利快平臺、促進行業發展”這個主題的理念就是要把利快十幾年來積累的豐富經驗,開放給整個行業,整合并發展行業資源,大力拓展各種分銷渠道,共同促進高品質家居用品整個行業的發展。據悉,今年深圳的禮品展,只是利快逆市反攻禮品市場的第一小步,未來利快在禮品市場的更大的規劃即將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