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含華夏文明,滿載歷史情韻,主題為“華?蘊”的“張謇”杯?2013年中國國際家用紡織產品設計大賽近日在南通落下帷幕。“華”,意指中國華夏民族,有美麗光彩之意,“蘊”,有積聚、蓄藏之意。本次大賽旨在彰顯中國家紡設計博大文化之底蘊、創新中國家紡設計精深藝術之意蘊、創造中國家紡設計獨特風格之美蘊。結合華?蘊的主題,本次大賽作品飽含中國傳統的設計風格、審美情趣、表達方式及文化題材,以新作品、好作品、多作品面向大眾。
縱觀大賽:求新、求深、求廣泛
本次大賽有四大亮點。首先,在設計理念和設計思維上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融合。其次,機織機印的現代技術與中國經典的手工技術做到了完美融合、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另外,工藝上更具創新性,例如花邊與魯繡的結合等。還有國際影響力的加大,使大賽實現了“國別更多,作品更多”的發展趨勢。
本次大賽評委、意大利康斯坦丁時尚設計集團首席執行官Fabio Bargi針對本次大賽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從大方向來看主題鮮明,切題準確。而且作品比較成套,多以系列化形式出現。還有色彩的運用搭配比較接近國際化。Fabio 在采訪中對近幾年中國家紡產品的變化與發展予以充分的肯定,他提到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色彩的運用,產品正在接近國際化。
細品設計:創新、保質、追時尚
“設計“是一件作品在破繭成蝶這個漫長旅途中的起點,是作品得以生存的靈魂。大賽從設計的角度講,最重要的就是創新。本次大賽評委、天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飛天家紡分公司總工程師呂志高表示,本屆大賽作品創意很好,與往屆相比,繡花的工藝比較突出,但床品還是傳統的工藝比較多,在設計理念上慣性思維的運用比較明顯,缺少一些新意,傳統的花卉紋樣偏多一些。呂志高認為,大賽正是設計師之間設計思維互相借鑒、碰撞的良好的平臺,可以有效開拓設計師的視野,從而對產品進行深層次的創新。
本次大賽新聞發言人、山東孚日集團設計總監劉樹虎介紹道,本次大賽的婚慶產品數量較多,而且契合主題積極運用了東方元素,體現了中國人傳統的美好愿望。另外,這次大賽在材料和新技術的運用上也比較突出,例如針織面料以及麻質面料也運用到了床品上,體現了參賽者突出的材料運用水平。同時他提出,舒適、安全、健康、是家用紡織品的關鍵,產品的內在質量一定要作為產品設計的重點。
最后劉樹虎說:中國家紡產品的設計已接近國際水平,我希望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床品設計能成為全球的時尚標。
《中國嫁衣》作者:袁志偉、周榮
巧談工藝:手制、機織、新嘗試
一個民族的手工藝品能流傳到今天具有重要意義,它是連接過去和現在文化的紐帶。柔美的手工質感與縝密的機織紋理能否在同一平臺大展拳腳?傳統工藝是否能于現代技術比翼齊飛?或許只有手制才可以讓人參透“珍稀”兩字,而機織卻能夠讓人感受平和的完美。
韓國的拼布作品以精美的畫面及精致的手工縫制成為大賽亮點。據本次大賽評委、韓國拼布研究所副所長金泓珠介紹,作品的作者大多是家庭主婦,用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來完成作品,作品大多用于自己收藏、或饋贈親人,旨在為家人祈福,飽含深厚的情意。
隨著新技術的出現,手工藝并沒有被淡化。在當今機械式的生活中,長期與新技術的接觸讓人們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美麗的手工藝品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另一種色彩。本次大賽評委、魯迅美術學院染織服裝系副主任王慶珍也針對手工作品介紹道,本次手工作品,強調回歸自然的感覺,比較古樸,特別親切,就像人一樣,具有強烈的親和力。
從近幾年的大賽可以看出,參賽作品風格比較多樣,今年的作品也各具代表性。本次大賽評委、天津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學院副院長閻維遠在采訪中說:今年參展的作品,設計水平、工藝水平、創意水平都有明顯的提高。拼布在形式上、色彩上還有機理上都有一些大膽的嘗試,有一些不同的風格出現。此外,還有一些經典的民族工藝,比如緙絲、扎染、蘇繡等等,在傳統工藝基礎上賦予了現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