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處理“污染”肉
在記者致電張新坡一直無人接聽后,金鑼的公關公司則馬上聯系到記者并發來一份澄清聲明。
聲明中提到了三點內容:
一是冷凍庫10號車間內的16.175噸肉在事故發生后進行了封存,沒有進入流通市場;
二是金鑼集團積極協同政府主管部門,尋求山東省和國家相關權威檢測機構申請檢測。由于我國還沒有檢測氨氣對食品影響的國家標準,此次檢測也不屬于《國標法》規定檢測范圍內的項目,雖經過多方一個多月的努力,但短期內仍無法形成最終檢測報告;
三是金鑼集團決定,在政府主管部門監督下,就相關所有產品做無害化銷毀處理。
聲明中,對于究竟是哪家檢測機構檢測“污染肉”只字未提。按照陳金山對記者的描述,這份來自國家檢測機構的“結果”早在5月13日就已經出爐,為何金鑼遲遲不對外公布呢?這不得不讓記者產生疑問: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是否檢測了金鑼集團“污染”肉。
除了沒有公開檢測機構外,金鑼也沒有公開具體銷毀時間、地點以及銷毀方法等等。對此一系列疑問,金鑼的公關公司表示,未獲得回答上述問題的授權。
“客戶讓我轉達兩點,氨氣泄漏車間的肉一直被封存,沒有流入市場。對于‘污染’肉的處理,公司向當地政府請示后再做相關處理,肯定不會草率燒掉或埋掉,這樣會造成污染。”金鑼公關公司人員告訴記者,若記者對銷毀事情感興趣,等到銷毀時間確定后,可以去現場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