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講油畫這塊很多藏家處于一個惜售的狀態,因為目前整個油畫板塊尤其是去年一年不是那么理想,跟整個的經濟環境是有關系的,所以大家對目前的經濟狀況不是那么樂觀,同時又對秋拍或者明年看好,所以這種考慮下有些藏家寧愿拖延拍賣。”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以吳作人此次創下拍賣紀錄的《戰地黃花別樣紅》為例,作品在藏家手中停留了十一二年,而嘉德拍賣公司為此進行的談判也持續了兩年。
除了紅色題材油畫又成為熱點之外,香港蘇富比春拍的油畫表現平穩,當代亞洲藝術專場中只有三件拍品進入千萬俱樂部,剛剛去世的華裔法國畫家趙無極作品領銜全場,于上世紀80年代創作出規模宏大的《10.03.83》,融合西方繪畫藝術與東方屏風藝術形式,以逾3700萬港元成交,方力鈞的《系列一(之四)》拍出了1744萬港元、劉野的《國際藍》與劉煒的《革命家庭系列:爹媽》同拍出了1060萬港元。另有一批吳冠中、朱德群、陳逸飛、王沂東等名家畫作也是今季亮點。
對于這樣的市場表現,北京華辰拍賣董事長甘學軍認為,目前市場正處于調整、還原階段,香港春拍上這三大巨頭拍賣公司的表現還是比較穩健。不過目前在金融資本、投機資本退場后,要想拍品一步沖天,拍出過億天價的場景很難出現,而這種千萬級別的拍品已是很好的表現,“這些拍品能過千萬表明前兩年的投資資本退場后,收藏的核心需求還在”。
盡管有很多對于中國拍賣市場的負面消息,就數據上而言,可信度降低,但美斯蒂弗-尼克拉斯股票研究公司(Stifel Nicolaus Equity Research)總經理大衛·希克認為,“中國藝術市場正在放緩,但從長遠看確實是一次機遇。盡管中國藝術市場當前進入冷靜期,但它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市場,盡管實際市場數字具有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