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基因是一個企業或一個行業互聯網化的重要元素。一個行業被移植進互聯網基因,都會變成熱鬧非凡并且成為充滿變數的新疆界,而“互聯網化”一直是整個世界的變革焦點,從原來的設備、網絡單一化,到現在設備、網絡、終端服務的多元化,未來將會構建出以設備為基點,以網絡為通道、以終端服務為連接的“互聯網大世界”。楊元慶曾對所有員工表示:“誰跟不上時代步伐,誰就是下一個柯達。”PC+戰略就像是聯想互聯網基因蔓延信號槍,然而整合融入互聯網基因并不意味著傳統資源和積累沒有價值,這個時代需要企業引入并繁衍互聯網更先進、更快速、更有進取精神的思維方式和運營及創新能力。
聯想成都研發中心 - 辦公樓外景
聯想成都研發中心前 臺
成都 ——“點亮”移動互聯網終端服務的起點
早在2009年,全球移動互聯網行業開始井噴時,聯想便著力研制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設備、建設移動互聯網服務平臺。2010年10月,聯想研究院正式在成都天府軟件園C區籌建移動互聯網研發中心。
從創建初始到現在,那三幢線條硬朗的高樓依然錯落有致的矗立著,其中最近處那幢高樓的中間兩層,在無數個夜里總是燈火通明,一直到夜闌人靜,這里就是成都移動互聯網研發中心團隊奮斗的職場。
自2010年底第一批員工入職算起,成都移動互聯網研發中心已經走過了兩年的發展歷程。兩年來,在 “不顧一切專心投入”的狀態下,本著重用戶體驗為先的理念,大膽研發,以小步快跑的方式迅速成長起來。目前,團隊已初具規模。這100多人的優秀團隊承擔了樂商店、樂同步、以及數據分析系統平臺等產品線設計和研發工作,為聯想智能手機用戶提供了良好的終端服務體驗。截至目前,樂商店內的應用數量已超過20萬個,下載量已突破4億,日訪問用戶數超過200萬。樂同步自2012年5月發布以來,累計用戶數超過400萬,圖片存儲量超過2000萬張。數據分析系統后臺的數據容量目前已超過400TB,每天采集的新增數據達到1.6TB,日生成數據報表69張,并同時支持聯想移動互聯網軟件服務及設備的60多個產品。
順勢而生,在融合與摸索中啟航
作為成都端到端研發中心的籌建負責人,葉帥民主導和親歷了成都團隊組建和發展。談及團隊的定位、在公司移動互聯網戰略中的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使命,葉帥民說:“當時公司移動互聯網的戰略就是端到端、設備加服務,不論是設備還是服務、每一塊都需要加強。公司當時的研發實力主要集中硬件設備和OS方面,而在服務這一塊,無論是研發團隊還是產品方面都還很薄弱,所以對成都的定位就是希望能通過成都的本地人才資源和回流的人才組建起研發中心,能夠研發出一些用戶需要的、體驗好的移動互聯網軟件和服務平臺,進而支撐好公司整個在移動互聯網戰略的服務端大平臺。”
成立之初,成都端到端研發中心完全就是一個創業團隊,人員來自于不同的互聯網公司和軟件公司,大家面臨的又是嶄新的一塊業務,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創新研發方向、研發模式、團隊搭建也由此成為了成都端到端研發中心過去兩年發展的主旋律。現在談及成都團隊目前的發展態勢,葉帥民說:“移動互聯網的價值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和財富的創造,其強大的互聯網基因張力必將穿透所有的產業圍墻。成都團隊經過2年的打磨,融合,逐漸具備了 “專注、極致”的研發產品態度,如何創造出用戶好體驗的產品?我們采用移動互聯網研發和管理模式、以設備為基點,聚焦用戶需求,然后研發、推出好體驗的用戶產品、最終去贏得用戶。從終端服務統一架構、統一變化入口、快速迭代調整、管理支撐等手段管理團隊?,F在團隊運轉很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