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殲20戰斗機
殲-20(殲20戰斗機)是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研制的中國第四代(歐美標準為第四代,俄羅斯標準為第五代)雙發重型隱形戰機。其采用了單座、雙發、全動雙垂尾、DSI鼓包式進氣道、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的鴨式氣動布局。殲-20的機頭、機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傾斜,起落架艙門采用鋸齒邊設計,機身深墨綠色涂裝,遠觀近似于黑色。殲-20預期將在2017到2019年間投入使用,2020年后逐步形成強大戰斗力。首架原型機于2010年10月14日完成組裝,2010年11月4日進行首次滑跑試驗。2011年1月11日12時50分,殲20在成都實現首飛,歷時18分鐘。
殲20圖片:殲20戰斗機資料圖片 中國殲20最新消息 J-20性能參數
中文名稱: 殲-20殲擊機
外文名稱: J-20
所屬國家: 中國
類型: 重型隱形殲擊機
分代: 第四代(歐美),第五代(俄)
研發單位: 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首飛時間: 2011年1月11日12時50分
殲-20殲擊機基本簡介
殲-20是由中國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中國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制造的用于接替殲10、殲11等第三代空中優勢/多用途殲擊機的未來重型殲擊機型號,該機將擔負我軍未來對空,對海的主權維護,其前輪的單輪設計足以證明其主要用于陸基,但以后的改版可能會成為中國航母的主要殲擊機。按中國和北約標準,該機為“第四代殲擊機/戰斗機”(注: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對戰機代數劃分標準不統一,以殲-20為例,西方國家稱之為四代機,俄羅斯則稱之為五代機),其目的是適合中國空軍2020年以后的作戰環境需要,[1]以應對越來越嚴峻越來越錯綜復雜的亞太地區防務形勢。
由于美國已經在2005年將戰斗機劃代標準由原先的四代劃分法改為五代劃分法、即與俄羅斯現行標準相似(俄羅斯將可變后掠翼單獨劃為一代,所以美俄標準仍不相同,但是按照新美標和俄標,F22都是五代戰機),加之中國在2009年之后的對外宣傳中將“殲10B”定位為新的“第四代殲擊機”,所以殲-20在未來的正式報道中亦有很大可能被稱為“第五代殲擊機”(國軍標并未修改,在中國J10和J11家族仍是三代機,F22是四代機,J20自然也屬于四代機)。該飛機開始時(可能)使用俄制“AL-31FN”發動機,將來預裝備“渦扇15”(是國產第四代航空發動機,屆時可實現“不開加力超音速巡航”和“機動性”,以完全實現空戰指標的全狀態加入人民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