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門疑云
巴寶莉(Burberry)擁有156年的歷史,是具有英國傳統風格的奢侈品牌。2007年3月,巴寶莉提出“全球化”計劃,把生產線遷往廣東深圳,此后又陸續在國內其它各大城市設代工廠。此次關閉的廣州工廠就是其中之一。
據記者了解,廣州代工廠關閉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工人的工作時間和工作環境標準未能達標,違反了英國道德貿易組織規定。但也有業內人士分析,其在華銷量的大幅下滑或也是重要原因。
記者查詢巴寶莉官網,得知該品牌在廣州有三家店,分別位于友誼商店、太古匯和海印又一城。記者走訪了友誼商店,發現巴寶莉在此處有三個營業點,其中兩個是香水柜臺。
奢侈品也打折
奢侈品消費這幾年在國內高速發展,已成為全球奢侈品牌市場增長的引擎之一。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稱,中國有望在2015年前超過日本和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不過今年一季度以來,多家奢侈品品牌在中國內地市場的表現都出現增速下滑趨勢。
根據美國經濟調查機構ISI集團的最近數據,蒂凡尼、LVMH、歷峰、普拉達、巴寶莉、菲拉格慕等奢侈品企業第二季度的銷售增長率為17%,僅為去年同期增幅的一半。
世界最大珠寶零售商周大福早前的財報稱,一個季度收入約增長了16%,相比3月份61%的收入增幅已大幅放緩。中國最大名表零售商亨得利控股有限公司之前曾表示,高端手表的需求增速已放緩至個位數。
記者來到位于番禺海印又一城的奧特萊斯廣場,這里集中了古馳(Gucci)、阿瑪尼(Armani)、巴寶莉(Burberry)、波士(HugoBoss)等奢侈品品牌專營店。記者走進商場,看到周日這里的人流也很少,場面甚為冷清。
在廣州市部分奢侈品專賣店里,記者發現因為銷量低迷,有些奢侈品品牌加入了打折的隊伍。在海印又一城的巴寶莉專店,銷售員告訴記者,現在全場商品統統有折扣優惠,部分商品折扣甚至低至2.4折。一件萬元上下的衣服,如按最低折扣算下來,僅需兩三千元,價格已與中端品牌靠近。
不過與普通商品大肆的打折宣傳不同,這些奢侈品專店走的是“低調路線”。記者觀察了店面內外環境,沒有看到任何折扣或優惠標識,只有走進店內,向店員咨詢價格時,才會被告知部分商品有不等的折扣。
在華奢侈品牌進入調整期
“今年國內奢侈品業績不佳,與國內經濟狀況放緩有很大關系,這主要體現在消費者信心有所下降。”奢侈品研究專家、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對記者表示,另一個原因是國內的奢侈品市場已發展近10年,消費者從購買熱情高漲階段,轉向逐漸成熟和理性的過程。
ISI集團則認為,中國奢侈品銷售的減少,主要原因在于富人和中產階層的資產下滑。這階層的資產主要為股票或者房產。目前股市環境慘淡,房產價格也裹足不前,富人和中產階層人士自然無力進行奢侈品消費。有調查顯示,今年有30%左右國內富豪表示將縮減購買奢侈品開支。
有業界人士認為,近日《機關事務管理條例》的出臺,可能也影響到奢侈品銷量。該條例明確禁止公務員動用公款采購奢侈品。此前,還有要求削減公務用餐、公款購車以及購買昂貴名酒等費用的政策出臺。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表示,在近年奢侈品消費熱潮推動下,各大奢侈品企業加速在國內一二線城市的布局。但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這些新開店面很多不能實現預期的業績。
“奢侈品在華已經進入調整期,這或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危機承受能力弱的品牌將遭淘汰。奢侈品企業一方面需要謀求更低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需調查研究了解消費者需求,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薛勝文說。
盡管中國奢侈品市場出現下滑,但依然“寄情”中國的奢侈品牌還是為數不少,巴寶莉首席財務官斯泰茜-卡特賴特近日明確表示,中國消費者依然具有旺盛的消費意愿,中國市場仍存巨大商機。據悉,巴寶莉目前已在中國開設63家門店,并計劃將來擴大到1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