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時期,中國針織行業將加快從高速向高效發展方式的轉變,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經濟總量在技術進步、生態安全、創新驅動下進一步實現質量效益型增長。作為針織行業發展的“風向標”,2012年10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第六屆”中國國際針織博覽會” 將以全新的姿態起航。
目前,國內企業存在最大的問題是:有效供給不足造成內需市場不暢,企業產品結構調整速度較慢。所以,今年針博會在展覽展示一方面突出展示科技成果在行業中的應用以及品牌內涵;另一方面從商貿、趨勢、產業鏈上下游方面整合資源,幫助企業產品結構調整,增加有效供給。在這樣一個具體的發展模式和目標的要求下,本屆針博會從靜態展示到動態展演,從展區布局到商貿配對,從展商招募到活動組織,都下了十足的功夫。
融品牌所長
第六屆針博會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針織工業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中國麻紡行業協會共同承辦,展館面積擴大一倍,達到24,000平方米,時間調整到金秋十月,與秋季訂貨檔期更加吻合。
今年有來自6國家和地區的460余家展商匯聚針博會,與去年翻了一番。展館布局更合理,按產品類別分為內衣、毛衫、休閑裝、T恤、襪子、針織面料、臺灣展團、時尚上海等展區,以便于提高展商與買家之間的采購對接效率,提升展會的專業化、規模化、功能化。
具有品牌知名度的安莉芳、古今、三槍、銅牛、紅豆、即發、AB、新雪竹、愛帝、恒源祥、伊思貝得、嘉麟杰、海慈密語、艾沃芭、丹吉婭、步人、情怡、詩蕾等品牌齊聚展會。與此同時,安莉芳、三槍、伊思貝得、艾沃芭、詩蕾所參與的“PH Value第一匯”動態展演將與靜態展示相呼應,動靜結合,為觀眾帶來多方位、立體的感受。
由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江蘇金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電腦橫機上下游企業和相關機構聯合組成的中國針織電腦橫機技術研發中心將與業內人士共同分享產業鏈合作的最新成果。作為三維全成形智能化經編技術代表,五洋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將攜艾詩麗品牌強勢登陸針博會。此次參展,五洋紡機將呈現 “艾詩麗” 品牌精彩別樣的經編成衣,色彩鮮艷,花型新穎作為本次展示的亮點,彌補了傳統花型單調的不足,富有變化的流行花型,可更好的適應潮流趨勢,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集展團風采
目前全國共有針織產業集群34個,2011年針織產業集群經濟總量超過4000億元,占整個針織工業總產值的二分之一左右。產業集群的發展在行業發展中肩負重要使命。
本屆針博會上產業集群的參展數量達十家。針織服裝服飾類有張槎、諸暨、遼源、棗莊、橫村、碧溪、針織面料類有古里、海寧、梅李、長樂。作為中國針織名鎮的張槎此次重磅出擊,展位面積達1000平方米,30多家張槎的針織企業參展,涵蓋T恤衫為特色的針織服裝行業覆蓋了整個針織上下游產業鏈。張槎展團還將舉辦品牌動態發布、特色文化表演等活動,將全方位展現張槎針織的新面貌。
諸暨、遼源是全國最大的兩個襪子產業集群,兩個產業集群的發展伴隨針博會一起走過六年歷程。海寧、梅李、長樂作為全國最大的三個經編產業集群再次全部聚首,其中以蕾絲花邊產品為主的長樂展團是首次大規模組織企業參展,20多家的企業組成了一個蕾絲花邊展區。十個產業集群的加盟,使得針博會的內容與形式更加完整。同時針博會也助力產業集群的價值鏈與競爭力的提升。
臺灣展團今年以最強陣容亮相針博會。除了臺灣紡拓會外,臺灣制衣公會也加盟針博會,產品涵蓋針織服裝服飾等多種品類。今年,臺灣區制衣工業同業公會將首次攜會員廠,大愛感恩科技、中阿行、立安、南緯、杰凡尼等九家企業參展,展位面積共計288平米,參展產品包括環保再生服飾、韻律服、自行車服以及針織牛仔系列產品。整間展臺以寶特瓶、回收紙做成的紙筒做特種材料搭配,以突顯“環保”、“科技”的理念。環保主題區以“大自然生命之樹”的概念為主導,并在頂棚使用草皮貼皮,來強調與大自然共生的理念,象征隨著科技的發展,在大自然生命樹中,人類可以與地球和諧共存。
展會另一特色區域是位于E7館的 “時尚上海“主題區。由恒源祥、嘉麟杰、Mode Shanghai 眾多知名上海品牌為代表的“時尚上海”展區通過簡約,靈活,融合的理念向人們傳達出海派文化下的上海針織產業的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