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個月,北京“亞太設計展”的多名國內知名設計師的聯合演講,200人的場子,主辦方學習航空公司“超售”,可是過程失誤:2600元左右的入場券,賣掉了1000多張,最后臨時換場地,依然有人被擋在玻璃門外“觀摩”,里面的人也好過不到哪兒去。毋庸置疑,這樣的安排只有主辦方樂意見到,對演講者和聽講者來說,都是災難。
在見到中國太多“熱鬧”的論壇之后,組織On Design Forum(設計風尚大講壇)到時尚家居展的德國人Manja Kochannek有了疑問:“是繼續(xù)堅持讓年輕的歐洲設計師來交流呢?還是要找最著名的設計師來?哪個更好些?”她當然也知道,年輕設計師更愿意帶新作品來,他們更開放和平等,更愿意與參與者對話,更希望得到來自中國的聲音。只是,看起來“大牌”對展會的推廣更有幫助。對此,時尚家居展的項目經理戴蓓華在與德國母公司商議后決定“妥協”——既請大牌,也保證一定數量的年輕設計師。“從預算角度,我們曾經一度考慮二選一,要么是兩個大牌設計師,要么是一群年輕設計師。最后還是決定明年會以德國最著名的設計師之一如Konstantin Grcic掛帥,再加上4位左右的歐洲年輕設計師一起組成On Design Forum,不僅解決展覽宣傳推廣的問題,還要繼續(xù)保證讓來參與的設計者、品牌方、制造業(yè)者都能有效地獲取信息與經驗,甚至溝通后獲得設計服務。”從法蘭克福Ambiente的On Design Forum到中國時尚家居的同名論壇,單場聽眾規(guī)模一直控制在100人以下,且在3天展期內全天多次輪回,傳播率也能達到千人次以上。
時尚家居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