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人們變美的方式越來越先進,醫療美容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并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接受,多數消費者對醫療美容已經不再抱有強烈的偏見,普通人通過醫療手段變美已經變成平常事,經濟的發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也進一步催生了大眾對醫美的消費性需求。據VC SaaS最新醫療美容行業數據報告,2019年全球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24億美元,醫療美容行業正處于積極發展期,潛力巨大。
細觀歷史,現代整形美容史至今已經發展百余年,在國內發展也有30多年的時間,而2014年開始的互聯網“創業熱”更是掀起了醫美行業向互聯網+發展的大潮,由此催生了數十家醫美互聯網平臺。隨著時間的沉淀,如今市面上活躍的醫美互聯網平臺馬太效應逐漸清晰化,已形成以新氧為首的“一大數小”的局面。縱然格局已經形成,但市面上也不乏勇于突破創新、走差異化道路的中小型平臺,它們借助獨特的業務方式將醫療美容由整變分、由大變小、由繁變簡,并提供個性定制化服務,這種“小而美”的經營方式反而受到高端品質客戶的青睞。
對于醫療美容行業,當前用戶最關心的仍是安全風險、服務品質和性價比,盡管許多平臺意識到醫美市場存在質量參差不齊和價格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但當前的發展模式仍沒有擺脫傳統的獲客方式,同質化現象嚴重。
面對魚龍混雜的市場環境,用戶即便有大眾的體驗可以作為參考,但由于各家醫院和機構通常以高返額、項目贈送等優惠政策獲取優質好評,不免存在虛假宣傳、過度宣傳,行業套路深不見底,用戶仍然難以分辨信息真實性。除此之外,線上線下的服務斷層也使得醫療美容O2O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醫美機構為了獲得利潤往往將成本攤在消費者身上,用戶到店后,仍然難以逃脫不了店內咨詢師稔熟于心的“升單技巧”,而跌入重重騙局,最終導致盲目消費,到店體驗不佳,而線上平臺卻忙于融資擴張,無暇顧及。
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對整形的了解大多來源于娛樂新聞、案例分析,自身對醫療美容行業與項目認知并不充分,憑自身對美的感悟和分析難以辨別項目是否真的適合自己。種種原因造成用戶一方面決策周期長,另一方面也無法達到“變美“的最終目的,而不合理、不協調的整形也造成了市面上“網紅臉”、“玻尿酸臉”一度盛行,將醫療美容行業亂象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出于對醫美行業痛點的洞悉和對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容言的創始人兼CEO丁偉彬決定專注于醫療美容細分市場,打造一個幫助用戶樹立理性醫美觀念、構建正確醫療美容知識體系的第三方服務平臺。容言自成立以來持續深耕醫療美容行業,組建了由皮膚科、美容整形科專家組成的顧問中心,深入思考用戶提出的問題,以豐富的整形經驗和客觀中立的態度為消費者提供具有針對性和實際價值的知識信息,為用戶建立完善的整形觀念,幫助用戶更好的篩選和辨別市面上的醫療美容項目,避開醫美誤區,并為追求品質感與性價比的精英階層用戶打造醫療美容行業的高品質服務體系,用戶在了解醫療美容相關知識的同時,還可以享受管家式定制服務。
為了得到更真實的市場情況,容言通過對互聯網技術大數據的抓取分析,嚴格考察醫療美容機構的各項資質、硬件設備、產品及醫生資質、客戶反饋,篩選出專業的整形醫院和優秀的醫師團隊,全方位分析就診環境,保證選入機構必須擁有自己的專家團隊,并至少擁有一項技術或醫生專長在業內屬于領先水平。同時,容言還成立了項目專項達人小組,親自走訪全國超百家醫療美容機構與公司,深入體驗各機構間在細節上的差異性,包括醫生術式差異點、審美差異點等,以客觀專業的報道和深度評測形成內容,向消費者公開展示,同時對用戶產生的疑問和質疑進一步探究,以給予求美者手術及操作的安全保障和質量保障。
面對市場升單嚴重的現象,容言推出項目達人管家式服務,用戶可享受面對面顧問咨詢、達人線下陪診、機構方案評判、術前安全提醒、術后服務跟蹤等全方位一站式專屬顧問服務,站在中立的角度為用戶提出建議,使用戶可針對自身需求進行選擇,避免因機構人員的語言誘導產生不合理消費,真正實現合理變美、安心消費。
醫療美容一直被認為是一個高利潤與高風險同在的行業,在“顏值時代”更是備受關注。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求美者已經變得越來越挑剔,細節開始變得比階段速度顯得更加重要,未來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必然要靠企業的精細化運營,實現更多針對不同用戶圈層劃分“小而美”的內容服務,以保證市場的個性化和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