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中國》第二期在上周六如約而至。通過激烈緊張的投票、創始人與領投團之間的“精彩交鋒”,項目《五維記憶》脫穎而出,進入最終的創意盛典,華少戰隊再下一城。雖然未能獲得勝利,但姚勁波戰隊的項目《戲說》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傳統戲曲的年輕化表達雖然讓人眼前一亮,但創新過程中的取舍卻成為了全場爭論的焦點。青年人的文化傳承之路,究竟該怎么走?
姚勁波“尬舞” 為了拉票也是拼了
“廣播體操現在開始,原地踏步走……”看見這句話,是不是旋律都跟著哼出來了?這套必修的“廣場舞”已經成了我們每個人的童年記憶。而在本期《創意中國》的舞臺上,《戲說》則顛覆了我們對廣播體操的認知。“亮相”、“涮腰”、“打拱”等戲曲的專業動作紛紛走下神壇,成為了“戲曲廣播體操”的一招一式。
戲曲廣播體操是《戲說》團隊推廣戲曲的項目之一,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之中就能潛移默化地感受到傳統戲曲的魅力。這套廣播體操在網上已經獲得超過3000萬次的點擊觀看,并登上了2017央視春節戲曲晚會的舞臺,影響力不言而喻,可以說是具備了純正的“網紅”基因。
在場嘉賓好奇之余也想一試身手。但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可難壞了“萌叔”姚勁波。剛一出手,他“呆萌”的人設就垮塌得僅剩下了前半部分。原本流暢柔美的“腕花小云手”在“萌叔”的不懈努力之下,成功變為剛勁頓挫的“龜波氣功”。“靠實力說話”的姚勁波險些因為自己的“實力”在拉票環節被滅了燈,引發全場爆笑。
創始人自信滿滿 主持人馬丁卻稱“糟蹋東西”
戲曲廣播體操雖然是《戲說》團隊的流量明星,但“戲曲舞劇”其實才是他們的“當家花旦”。一出舞劇版的《牡丹亭》在現代感十足的舞臺和音樂中緩緩拉開帷幕。唯美的視覺呈現、曼妙的舞姿讓在場觀眾無不沉浸其中。但出乎創始人李超林意料的是,項目展示之后,等待他的卻是來自各方的質疑。
“當戲劇沖突被身段克制住的時候,故事本身的戲劇性就丟失了。”華少率先發難。蘭溪投資負責人稱項目就是一個“速食”,商業化方向也不明確。而鮮為直抒胸臆的主持人馬丁對《戲說》的評價則更加“直接”,稱項目是“糟蹋東西”,認為去掉了“唱”的戲曲是“丟了魂”。然而,面對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戲說》創始人李超林從容不迫,氣定神閑地說:“當別人都覺得你不該做的時候,恰恰是你應該堅持的”,四兩撥千斤式地化解了困局。也正是他堅定的信念最終獲得了大家的理解與認可。
“我們就像是新芽,不求每個人都能給予我們雨露,但希望大家不要著急去摘掉。”李超林最后的發言也讓在場的嘉賓有所思考。對于年輕人來說,創新的路途上確不應設置過多“標準”。就像主持人馬丁最后總結道:“如果這些年輕人都不去做,那誰還會去做呢?”
《牡丹亭》流傳最廣的一句臺詞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戲說》團隊的“戲曲舞劇”表現的不僅是劇中的永恒愛情,更是這個團隊對于傳統文化真摯的信仰。
《創意中國》第二季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北京市文化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指導,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北京電視臺、大業傳媒集團聯合出品。在《創意中國》第三期的節目中,亮點、笑點更是層出不窮。華少變身“二師兄”,坐實發福人設;姚勁波化身“C羅”,“電梯球”一錘定音;3D打印房屋,傳奇“榫卯”重現江湖……在新的一期節目中,“萌叔”姚勁波究竟能否在接下來的比拼中,讓口頭禪“靠實力說話”變為現實?華少是否能再次用“三寸不爛之舌”把他的隊員推向巔峰?敬請期待本周六晚22:05《創意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