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買手機的時候,總喜歡問,這個手機快不快啊,會不會卡啊?
首先手機快不快,卡不卡和什么有關是我們要了解的,除去CPU,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手機運行內存(RAM),簡稱運存。在設置中可以看到每一款手機的運營內存和存儲。(如下圖)
運行內存和存儲有什么區別呢,這兩者很多盆友會搞混,簡單來說,運行內存的大小決定了你能在手機后臺同時運行多少程序,程序可以隨時讀取,但是一旦關機了信息不會保存。而手機存儲決定了你在手機里能存放多少程序、文件、圖片、視頻等,關機了信息也會保存的。
因此影響手機運行的主要是運行內存,下面我們看下現在市面上主流手機的運行內存情況。
可以看出,除了蘋果依然是2GB、3GB的運行內存,安卓陣營大部分手機已經普及了4GB和6GB,甚至現在已經出現了8GB的超大運行內存手機,那么到底該如何選擇呢,多大的內存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是合適夠用的呢,8GB有沒有必要,畢竟內存越大價格也越高呢。小編從以下幾個方面和大家聊聊,讓你不需要懂參數就能做出更好的選擇獲得更流暢的體驗。
一、蘋果iOS系統和Android系統差異
iOS和Android平臺處理內存管理存在差異,蘋果iOS系統是屬于封閉式的,不需要太大的內存可以相對流暢的運行,而Android系統是開放式的,開發者可以在這個生態系統中開發應用,手機可以安裝的應用很多,當然也就會占用內存。這兩者沒有誰更好之說,只是不同的內存管理方式。
二、對于安卓用戶來說,內存越大越好?
運行內存越大的好處之一就是能在后臺緩存更多應用,但是如果應用放在后臺不使用,反而會耗電并且降低電池壽命。內存大,成本高,消費者需要付出的代價也就越高。而且廠商增大RAM內存,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不需要對軟件進行大量優化,畢竟做優化成本高而且還耗費時間,所以最終很有可能就變成了軟件堆砌,致使手機越用越慢。
三、專家調查告訴你,暫時用不著8GB運行內存
應用分析機構App Annie表示,普通智能手機用戶每天大概使用9款應用,在一個月內使用大約30種不同的應用。也就是說以上提到的運行內存越大能緩存更多應用在實際情況中是很少遇到的。
國外著名研究機構專家John Poole指出“對于智能手機,4GB現在已經很多很普及了。 我的感覺是,一些廠商會參與規格戰,他們會過度配置RAM的數量,僅僅是因為它是一個賣點—廠商可以對外說'看我們的手機比競爭對手多這么內存,顯然是我們的手機比較好'。”事實上,對于普通Android用戶來說,啟動后有1.5 - 2GB空閑運行內存就可以流暢地運行了,8GB運行內存絕對是過量的。
四、要想手機快,關鍵還在內存管理
蘋果手機能運行流暢是因為iOS的內存管理會讓那些活躍度低的程序及時退出內存,以此來載入更多新的程序。也就是說,當你開啟很多應用時,系統會判斷內存是不是夠用,如果不夠用的話就會自動幫你清理內存,并不會等到很卡頓的時候再去處理。而安卓手機中華為的內存優化是做的最好的,華為在兩年前發布Mate 9的時候結合當時最新的Kirin 960芯片,獨創Machine Learning智能感知學習系統,從底層全面優化原生安卓,解決安卓越用越卡頓的問題。也就是說,華為的內存管理是從根源上做優化的,真正做到持久流暢。
總而言之,對于普通手機用戶來說,最重要的是正確判斷自己所需做出最佳選擇,最終能獲得最持久流暢的手機運行體驗,最好就是天生快、一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