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w9unh"><mark id="w9unh"><listing id="w9unh"></listing></mark></li>

  • <span id="w9unh"><optgroup id="w9unh"></optgroup></span>
  • <label id="w9unh"><meter id="w9unh"></meter></label>

    K11締造者鄭志剛——野心與初心

    COCO
    COCO
    2017-11-24 16:20:40
    來源: YT 視頻

     鄭志剛—— K11 連接中國藝術與世界的平臺


    K11 締造者鄭志剛——野心與初心

    文 / 徐寧


    作為香港新世界集團第三代代表人物,人稱跨界文化企業家的鄭志剛與其創辦的 K11,引領了過去五年中國商業地產的趨勢與方向,而我關心的是,未來五年以及更遠的將來,鄭志剛要把 K11 帶到何方,為年輕一代創造一個什么樣的王國?2017 年 11 月上海藝術季期間,鄭志剛在 K11 上海辦公室接受了我的獨家專訪。

    樓下的 K11 藝術購物中心,K11 藝術基金會(K11 Art Foundation(KAF)),正在舉辦一個非常先鋒的展覽 ".com/.cn",十幾個年輕藝術家以互聯網媒體為視角,展現科技、信息對人類生活的改變。


    上海 K11 正在舉辦展覽 ".com/.cn" 期間。圖片版權及攝影:YT。


    2013 年,就是在這里,鄭志剛將新世界大廈改造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 K11 藝術購物中心。開啟了藝術與商業融合的全新業態,創造了一種博物館零售的商業模式,一舉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業人物,也是新零售、新文化推手。而他的信心,一方面來自新世界集團的龐大資產與土地儲備,另一方面則源自他 2008 年在香港九龍啟動的項目:將一個過氣的商業項目,改造為 " 世界上第一個藝術購物中心 " ——香港尖沙咀 K11,并取得不俗表現。


    香港尖沙咀 K11 內景,圖片來源:K11。


    我在 2014 年采訪過鄭志剛,那時 K11 上海一炮而紅,K11 正計劃全國性擴張,鄭志剛向我描繪了他心目中的藍圖:一個融合商業、藝術、生態、科技的生態系統。

    四年前以 " 生態系統 " 來構建自己的商業邏輯與發展路線,是一件超前但極具體戰的事。鄭志剛認為,K11 是一個極具前瞻性的品牌,是關注更年輕的人,更具創造力的時代的平臺。藝術、人文、自然,是 K11 最重要的三個元素,而其真正 " 共融 ",才是這個生態最有價值的地方。


    香港 K11 Natural 入口。圖片提供:K11。


    在創造 K11 之前,鄭志剛對人文與歷史充滿熱情。他在哈佛大學時主修文學,畢業后只身去了日本,在斯坦福大學下屬的研究中心認真地做一位文藝青年,研究日本文化、哲學和藝術。之后,他開始對數字與投資興味盎然,曾就職瑞銀、高盛,活躍于金融界。直到受家族之命,以全新理念參與新世界商業帝國的運營,并創造出 K11,成為集團最耀眼的新業務版塊。

    香港 K11 內部,藝術、休閑、商業于一體的空間。圖片提供:K11。


    K11 在過去幾年創造了耀眼的成績:面積僅 3.8 萬平方米的 K11 上海,創造了單月 100 萬人流的紀錄,成為上海潮人的聚集地;K11 舉辦的 " 莫奈特展 ",購票觀眾超過 40 萬人次,成為中國最成功的藝術展覽之一;而隨著 2017 年 11 月 2 日武漢 K11 的開幕,一連串的 K11 開幕計劃將在廣州、沈陽、北京落地。


    即將開幕的沈陽 K11 與已經開幕的武漢 K11,圖片提供:K11。


    K11 以全新模式獨樹一幟,也因此培養了很多新的競爭對手。在中國 2017 年新開業的購物中心中,展覽、博物館、冰雪體驗中心、健康中心甚至動物園等都紛紛進入商場。逛商場,看展覽已經成為新商業地產的標配,但同時也產生了新的審美疲勞。K11 下一步將如何突圍呢?

    鄭志剛說,回顧過去五年,他描繪的 K11 藍圖都實現了,但他并不會因此變得保守或穩健。他 正在打通實體零售與互聯網的界限,打造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的創意生態系統。這是未來的 K11,也是他個人價值觀的體現," 我希望能為年輕一代創造一個夢想國度,人們可以在這里探索未來的生活方式與精神信仰。這是我建立 K11 的初心,也是一直支撐我探索未來,對世界保持好奇心的原因。"

    以下是徐寧于上海 K11 采訪鄭志剛實錄

    YT 創始人徐寧(左)與 K11 Art Foundation 創辦人及榮譽主席鄭志剛(右),圖片版權及攝影:YT。


    徐寧:2013 年的時候,我們在 K11 香港見面,你和我講在接下來的幾年,你會做一個規劃,打造一個 K11 藝術和商業結合的平臺。現在回過頭看,你當時有畫一個藍圖么,你會告訴你的團隊怎么去做?

    鄭志剛:其實我要做的是一個生態,這個生態是一個 K11 的生態,這個生態里面有藝術基金會和商業體。

    基金會是孵化中國當代藝術與文化的軟實力,而商業的部分是讓文化普及化,讓群眾可以接觸到什么是藝術、什么是設計,認識到我們的原創力。


    武漢 K11 內的 " 藝術宣言 "。圖片提供:K11


    無論是基金會還是商業體,都是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孵化精神上的內容,也可以以 " 接地氣 " 的方法讓大眾可以摸到什么是藝術、什么是文化。

    將藝術、文化、藝術融合起來之后,K11 就變成一種可以持續發展的模型。這個模型是全球都沒有做過的。K11 這個品牌從 2008 年我創立后,馬上就要走入他的第 10 年。這些年來,非常感恩和感謝好朋友、客群的支持。希望所有人在走入這個 " 博物館零售 " 概念的空間中,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藝術在不同形式中的表達。


    上海 chi K11 美術館 ".com/.cn" 展覽現場。圖片版權及攝影:YT。


    徐寧:在 5 年前我聽你講的時候,作為一個媒體人,我都覺得你提出來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無法想象。這 5 年中,你會不會有很多時候覺得你的目標和你的結果很難達成統一?你如何控制你的目標不偏離?

    鄭志剛:其實我覺得是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從精神內容的保護,我們有一個專門的團隊去負責策展;同時,我們也有一個商業的團隊,去思考商業上如何和文化的內容進行結合。兩個方面的結合其實不容易,我們這十年的挑戰其實是對人才的培育。我對整個生態的地圖其實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寫下來,放在我的保險柜里,但我也用了這九年的時間,讓我的團隊去感受什么是 K11。他不只是一個商業品牌,更是一個商業創新、有社會責任的一個品牌。


    鄭志剛(左 4)、MoMA 首席策展人 Klaus Biesenbach(左 3)與 K11 團隊。圖片版權與攝影:YT。


    徐寧:K11 開幕之后,有著各種各樣有趣的、轟動的事件、展覽、合作,你自己來看,你覺得最成功的一點是什么?

    鄭志剛:我覺得最滿意的一點是我可以做到擁有很多粉絲的客群,他們來消費、來看展覽、去享受文化和藝術之旅。這個客群是非常喜歡 K11 這個品牌和 K11 本身的一種靈魂。這是讓我感到非常自豪的一點。

    十年前,在我的初心里,是要打造一個多元文化區,這個多元文化區是一個創意搖籃。這個創意搖籃需要人的加入,而我們落地后,我們的粉絲慢慢形成了這個基礎。


    觀眾在 ".com/.cn" 展覽中互動。圖片版權及攝影:YT。


    徐寧:你怎么看待所有的地產商向 K11 學習要把 " 藝術 " 裝進商業空間里這個行為?

    鄭志剛:首先很感謝其他的朋友看得起我們 K11。很多人的確在模仿我們,把藝術、商業、文化融合的這種手段。這可能不是因為我們是最好的,但因為我們的確非常新鮮、業態比較獨特,也對新一代的客群有著吸引力。

    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和靈魂在于我們的 K11 藝術基金會。這也是我們的初心——讓當代中國的藝術、文化、軟實力全球化。全球化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需要和國外的一些文化機構搭建橋梁。我在 7、8 年前就開始做了,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和蓬皮杜、巴黎東京宮、MoMA、紐約新美術館、英國 ICA、蛇形畫廊等等成為了很好的合作伙伴。


    在上海 K11 中展示了 K11 ART FOUNDATION 的組成結構。圖片版權及攝影:YT。


    除了展覽以外,我們還會做很多的學術交流,藝術駐場計劃便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環。這個計劃讓我們中國的藝術家可以去到國外的美術館去駐場 3 個月、4 個月,去寬闊他們的視野;反之,我們也支持西方的藝術家來到中國,去了解中國。他們回到本國也會做一些對中國的問題、對國際的問題的回復。這是對于文化原創力非常有價值的,對于藝術家的成長也是非常大的幫助。


    觀眾在上海 chi K11 美術館中體驗 K11 Art Foundation 及紐約新美術館聯合舉辦 " 我們之后 " 群展。圖片提供:K11。


    徐寧:K11 目前在全國布局,比如剛剛開業的武漢,以及即將開業的沈陽。這樣的城市和北京、上海還是挺不同的,那么在這些城市中,K11 會有什么樣的不同呢?

    鄭志剛:其實每個城市都有它的本地文化和藝術。城市是一種空間,空間是需要去探索、體驗的。很多時候因為我們太忙,沒有看到我們周邊的空間、周邊的人。所以 K11 在每個城市的落地是想表達—— K11 來了,K11 讓大家可以慢活一點,去享受城市這個空間、城市的文化的細節。武漢我們有著一種科技的氣氛,而沈陽又有著和老工業以及深厚的文化結合所碰撞出的火花。我們也會邀請到很多的本地藝術家去討論不同城市的面貌。


    武漢 K11 開幕時的 " 流動的藝術館 "。圖片提供:K11。


    徐寧:你現在每天要處理很多事情,你平時是如何去做信息的判斷和選擇呢?

    鄭志剛:我是一個非常有好奇心的人,我會看很多書、收集很多信息,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我也會有好奇心去問很多問題,所以很多朋友都會覺得我很煩。

    對于我來說,我要去吸收、我要去學習新的東西,這是最重要的。科技、文化、藝術、設計、建筑這些我都稱不上是專家,但從整體的生態上來說,我需要了解每一環背后的故事。當我了解之后,我自然就可以去解決問題。


    K11 及 K11 Art Foundation ( KAF ) 創辦人鄭志剛先生與策展人及參展藝術家合影。圖片提供:K11。


    徐寧:在 K11 不斷成熟之后,別人對你的要求也會提高,你會感到壓力么?

    鄭志剛:其實我是感恩的。因為我有非常好、非常棒的團隊幫助我。所謂成功或者不成功,對我來說都是一種稱號。對我來說,不要忘記我的初心,我想堅持我的好奇心,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我最擔心有一天我不好奇了,我有一天不探索了,或者我沒有力氣去探索了、去好奇了。

    我不擔心我的業務是不是有壓力,或者要和自己去競爭。因為我知道,如果我對世界的人和物以及背后的故事持續的探索,保持我的初心,我是可以有我自己的原創力和創造力,這是最重要的。

               鄭志剛在上海 K11 入口處。圖片版權及攝影:YT。

    編輯 /Marc   采訪 / 徐寧 

    視頻制作 / 張馳 

    部分圖片及視頻版權 /YT

    特別鳴謝 /K11 Art Foundation、薛梅女士


    免責聲明
    標簽:K11    鄭志剛    跨界文化企業家    香港新世界集團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奢華私語 時尚衣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个人看的免费高清视频日本|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羞羞的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亚洲人和日本人jizz| 在线视频观看免费视频18| 亚洲18在线天美| 日本高清免费网站|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黄片手机免费观看| 成人网站免费大全日韩国产 |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又长又大又粗又硬3p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 国产日本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人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免费看 | 四虎在线播放免费永久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三年片免费高清版|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一级女人18片毛片免费视频 | 日本免费观看网站|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2022中文字字幕久亚洲| 1区2区3区产品乱码免费|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一| 日本亚洲免费无线码 |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免费| WWW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人成777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