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武漢的劉女士的最近很痛苦,2015年5月份,她通過更美APP團購了武漢美來醫療美容門診部的隆鼻手術,當時劉女士被告知注射的是伊婉玻尿酸,當時醫院還讓劉女士對著包裝上的電話去查真偽,劉女士覺得既然對方這么說,應該沒有問題。但幾個月之后,劉女士希望進一步做假體隆鼻時被告知,此前注射的玻尿酸其實是奧美定。“手術一打開,奧美定直接噴出來,都轉移到鼻頭了”,劉女士當時就懵了,其后她聯系美來醫院得到的答復是,“藥肯定沒問題”。聯系更美APP平臺,也無人理睬。
資料顯示,奧美定學名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是一種無色透明類似果凍狀的液態物質,注入到人體內后,會分解產生劇毒。由于能在人體內分解成劇毒單體分子,毒害神經系統,損傷腎臟,對生命循環系統造成傷害,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這種物質列為可疑致癌物之一。因注射時不成型,奧美定的取出手術非常困難,基本不可能完全取出,并會在體內產生移位、變形、化膿等炎癥。2006年4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已經撤銷了奧美定的醫療器械注冊證,嚴禁其生產、銷售和使用。
多方投訴無果,無奈之下,劉女士于是發布微博講述了事件經過。
而事件經網絡發酵后也引發引發多方關注。據劉女士介紹,已經有數位網友聯系她表示在該醫院有同樣遭遇,并且也都是通過更美APP團購下單的,“訂單頁面都是一樣的”。劉女士跟涉事醫院多次交涉,對方均態度強硬。
采訪中,劉女士表示已經因為這事飽受折磨,“在武漢和上海醫院之間已經往返跑了三趟”,還需要長期注射消炎藥防止奧美定引發的后續感染,“曾經連續三天鼻子血流不止”,因為前期被使用了奧美定,后期的假體手術也被迫選用了她最不愿意用的L型硅膠方案,前后共計已花費逾5萬元——而注射一毫升玻尿酸,武漢美來醫療美容門診部的收費標價也才1980元,如果是奧美定,“成本只有幾元錢”。
記者調查:門檻寬松登記即推廣
魏則西事件將莆田系推上了前臺,醫療美容整形是莆田系重點布局的領域。那么,目前各種如雨后春筍大行其道的美容醫療類O2O軟件APP在把關上是否嚴格?他們在帶給人們方便的同時,能否同步保障用戶的權益和產品服務質量?就這一問題,記者暗訪了更美公司相關負責人,發現入駐這些O2O平臺的條件居然如此寬松簡單。
記者以美容診所負責人身份撥打了更美官網的聯系電話,對方表示:需先注冊完一個賬號,用于跟更美公司的分成,其分成比例為用戶消費金額的10%,至于資質審核,對方表示只需要郵寄醫療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電子版和復印件即可。
在更美工作人員發給記者的合作條款中可以看到,更美對于醫院接的各種飛單、私單均有高額的處罰措施(如飛一罰三等),但其入駐專有條款第十條卻注明:如因更美平臺用戶不滿意乙方所提供的任何醫療整形美容服務而產生的任何糾紛,乙方應承擔全部責任,甲方毋須承擔任何責任。
也就是說,更美在收取了合作醫療機構10%的業務提成之后,卻無須對消費者的安全和權益負責。而就在今年4月份,更美還被媒體曝出逼迫合作醫院刷單沖量“周銷售額過億元”,一度令整個行業陷入信任危機和數據作假的漩渦中。
那么,醫療美容O2O平臺中還存在哪些亂象?作為推廣和推薦機構的APP/O2O公司應該承擔哪些連帶責任?我們將持續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