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時裝周國際時尚管理論壇北京站暨米蘭理工大學Master of Design for Luxury 項目畢業典禮于7月3日下午在北京飯店諾金7層沙龍廳舉行。活動主辦方為米蘭理工大學和歐洲設計中心,全程合作伙伴中科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協辦單位為十間坊,戰略合作媒體為網易設計。
國際時尚界的泰斗權威人物Mario Boselli先生(右)和巴黎Essec商學院奢侈品管理教授Maximiliano Nicelleli(左)在活動現場合影
歐洲設計中心是米蘭發起的國際平臺組織,在時尚、設計和教育領域給中意架起交流的橋梁。歐洲設計中心榮譽主席、米蘭時裝周主辦方意大利全國時尚協會榮譽主席Mario Boselli在此次論壇上表達了對“時尚趨勢和時尚未來”的見解。
2011年3月27日,中國與意大利簽署關于時尚合作的重要協議,媒體報道中國和意大利是全球兩個時尚大國,而中國成為時尚的未來。紗線和面料是做時尚的起點,兩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面料,同時又互補,更有悠久的歷史文化。Mario Boselli表達了中意在時尚方面的重要性。2011年簽署重要協議至今,中國時尚業快速發展,從注重世界工廠數量變成全球領先創新和引領世界趨勢的時尚大國。
從1985年到2015年,全球世界人口從48億變成81億。發展中國家人口在不斷的增長,所占的游客比例也大大增加。雖然從2005年到現在,依靠的是發達國家推動整個旅游業,但從往后預期來看是發展中國家旅游業和游客在全球人數會有更大的增長。
隨著全球人口趨勢的變化,時尚趨勢也在幾十年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透明化
時尚趨勢的一個關健詞就是透明化,這與科技創新有著密切的關系。從最先使用的老式電視機,到如今智能手機、WI-FI、社交媒體、還有虛擬現實等等,隨著互聯網的打通,整個世界變得扁平,沒有界限。
2、去階級化
1985年,奢侈品行業發展趨勢比較穩定,只有中高層階級對奢侈品行業有需求。而2015年之后發展趨勢是沒有界限,收入不是很高的人一樣可以享受奢侈品。
3、年輕化
如果把年齡段分成XYZ,X代表60到80年代,Y代表80到00年,Z就是新生代00后。據數據顯示,60年代消費力沒有迅猛的增長,從37%到40%。年輕一代80后到00后,從 25%增長到40%,未來還是需要靠年輕一代推廣奢侈品行業。
4、打破4個界限
一是季節的界限,傳統時尚行業是春夏與秋冬,現在沒有季節的界限,夏天可以穿皮草,冬天可以穿絲綢。今天早上在北京,下午就飛澳大利亞。看的是春夏還是秋冬秀,已經完全分不清。
二是風格的界限,傳統時尚行業會分品牌做的職業款還是休閑款,現在大部分人已經沒有這個界限,職業場合看到職業經理人穿著運動鞋參加會議,度假穿西服,上班穿運動服,完全沒有問題。
三是年齡的界限,原來太太款、學生款、少女款分的比較清楚,現在沒有區分什么年紀的人穿什么樣的衣服,老年人也可以穿的很花哨,年輕人可以穿的很素氣,界限變得很模糊。
四是性別的界限,以前的秀走男裝或者女裝,現在秀有兩大趨勢,不分男女,男裝和女裝一起走,看完一場秀不知道是男裝秀還是女裝秀,不知道模特是男是女,已經完全沒有界限。
5、社會責任感
現在品牌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更增加了社會責任感。到2017年,地球上幾乎一半的資源已經用盡,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到2030年地球所有資源都會枯竭。現在的消費者更加認可有社會責任感,走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品牌。
每一個年齡段,尤其新生代更有這方面的意識,對有社會責任感的品牌忠誠度更高。如果一個品牌想要培養新的客戶,不管出于任何原因,只能研究如何減少對地球的損耗,讓品牌可持續發展。
6、、東方化
西方、日本從2013年到2025年,奢侈品行業的發展可以預測是穩定狀態,主要增長都將依賴中國,中國是奢侈品消費主力軍。從2013年到2025年,亞洲、中國的奢侈品消費的增長將會有1000億。由于亞洲消費力增強,整個世界消費品趨勢也會有所變化,從原來注重西方,慢慢更加偏向東方。
7、O2O模式
中國是線上購物全球最先驅的國家,2015年線上部分占到7%,2025年的時候將會增長到20%,這并不代表線下店就會消失,2025年線下店還會占到80%。由中國提出了O2O概念,時尚行業的下一個風口就是O2O線上線下打通。
8、周期短
傳統時尚行業里,米蘭、倫敦、巴黎和紐約時裝周都是6個月推出一季的產品,現在快時尚2到6周翻新,Zara、H&M都成為大眾歡迎的品牌,新的模式必定會取代傳統模式。消費者喜歡的東西現在就要買,一旦產生需求,產品生產節奏就會加快,變成了新的趨勢。而到底是選擇傳統6個月模式還是選擇快時尚2到6周翻新產品模式,是品牌引領時尚下一個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