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3日,銀監會發布《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以下簡稱《指引》),為網貸平臺進行資金存管業務設置了6個月的過渡期進行整改。由于《指引》的出臺消除了銀行的顧慮,眾多銀行對存管業務的態度開始由觀望轉為積極爭取。
距離存管大限越來越近,對于銀行存管這個硬性指標一直是網貸平臺合規運營的一座大山,讓很多平臺透不過氣來。更不少平臺表示,距離大限的時間越來越近,很多地方還未達到相關標準,就算緊追緊趕在技術上獲得攻破,可是面對銀行存管動輒上百萬的存管費也使得不少平臺直呼慘。
金儲寶作為已經和富民銀行簽署銀行資金存管協議的合規平臺,也為互金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擔憂。由于眾多平臺沒有完成整改,近日有消息傳出,整改可能將延期到明年3月份,最遲到明年的6月份。屆時若還有平臺沒有整改完成,那么就將被取締。金儲寶認為,如果接下來的整治能考慮行業實際情況而延期,這是個好事。此舉能使平臺更加從容地進行整改,避免因時間倉促導致風險事件的發生。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5月底,全國2148家正常運營的P2P平臺中,僅有433家平臺宣布與銀行正式簽訂資金存管協議,這個數據不僅反映了資金存管道路的艱辛和不易,更是從側面反映了金儲寶作為P2P平臺中的后起之秀,已經躋身全國500強合規平臺之列了。
那為什么上有銀監會的整改要求,下有銀行的配合,為何大部分P2P平臺還未接入銀行存管呢?金儲寶了解到,一方面是銀行存管費用仍然高企,部分平臺“給不起錢”。據了解,算上一次性系統開發成本、按年收取的存管費、各項手續服務費、機構保證金等,一家中等規模的平臺第一年存管花費100萬元以上,即使是小規模的平臺最終在存管業務上付出的花費最低也在30萬元以上。 另一方面,各銀行對網貸平臺的存管業務合作仍比較審慎,都有一些審核準入基本要求,包括注冊資本、實繳資本、成立時間、主要高管成員素質、交易額和合規經營情況等。
大浪淘沙,剩者為王。預計在監管整改之后,剩下來的都是實力雄厚、業務規范的平臺。金儲寶在進入合規平臺之后,也會不忘初心,一直秉持“資金安全為首任,穩健發展為目標”的經營理念,為廣大用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在這里,金儲寶也呼吁各互金平臺能從自身規范出發,增強實力,早日符合整改要求,為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