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火的共享單車是物聯(lián)網技術和單車產品的結合,而運營好共享單車,則需要強大的技術和產品實力。共享單車兩強中,摩拜單車以科技和產品為本,反觀ofo卻熱衷于低成本擴張。Ofo車輛的設計幾乎完全感受不到科技因素外,其機械索問題也反復受到詬病,問題不斷。
ofo Curve新車發(fā)布 著急補短板
3月26號下午,一位未滿12周歲的兒童因為騎共享單車ofo,在上海浙江北路、天潼路路口被大客車碾壓,送醫(yī)后搶救無效而宣布死亡;其后,上海自行車協(xié)會明確告知ofo方面,要求其研發(fā)智能鎖具與衛(wèi)星定位替換現(xiàn)有設計,預防12歲以下孩子騎行。
3月30日,ofo深圳召開新車落地啟動儀式,透露其新一代單車產品ofo Curve即日起率先在深圳落地運營。記者了解到,與此前的“小黃車”相比,ofo Curve一個明顯變化是,終于裝上了車筐,以及配備了新一代的智能鎖,開鎖密碼在每次騎行結束后將產生變化。ofo終于換上了新一代的智能鎖。新鎖在用戶每次騎行結束確認支付后,開鎖密碼都會產生變化,同時也具備了GPS定位功能。對于ofo Curve的發(fā)布,市場人士認為,這是ofo正在努力補上科技短板,以繼續(xù)在共享單車激烈的競爭中穩(wěn)固地位。
ofo車輛損壞問題不容小覷, ofo臨時“換賽道”有點晚了
相比摩拜,ofo目前的小黃車易損壞,微博上吐槽產品問題的ofo占多一半,而且不少評論甚至調侃ofo是靠修車老大爺撐起來的運維。筆者也有過多次經歷,嘗試多輛ofo都發(fā)現(xiàn)是損壞無法使用的,其中車胎、剎車、座位常常看到ofo都處于“殘缺”的狀態(tài)。
ofo目前對外宣稱為全球46座城市的3000多萬名用戶,提供超過4億次出行服務,連接的共享單車超過250萬輛。如果ofo公布的數(shù)據(jù)屬實,這么大的體量,一開始沒有設定好方向,現(xiàn)在中途突然意識到自己車輛短板想要補救,這是非常困難的。250萬輛車的改造成本是難以想象的,ofo能有多大勇氣全部改造?ofo這次的補短板調整似乎已經默認此前的策略失誤,恐怕現(xiàn)在奮起直追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