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對中國美容行業可以說一邊是寒流一邊是春天,傳統美業遭遇資本圍剿、上門美業風口遭關閉。圍繞醫療服務、美容、養生、養老、健康保險等大健康產業為了打開美業壁壘急需人才走出去、項目引進來,并創造與各行各業共同合作的機會,讓整個美業發展的空間也越來越大了。也就是說,中國健康美容行業正處在新消費和大健康產業這個時間點上,可以說站在了風口,對于廣大從業者來說是一個機會。
互聯網將裂變傳統美業格局
過去提到傳統行業觸網,首先想到的是電商,訴求是通過互聯網來幫助傳統行業賣貨,而更多的企業互聯網運營思維則是改變行業架構、優化游戲規則、顛覆經營業態為前提;相對傳統美業來講,則需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首先,對于場景服務有特殊要求的傳統美業來講,互聯網轉型絕不僅僅是做商城、做O2O、微信拓客就完全能解決問題,因為缺乏互聯網意識、技術壁壘較逡打通,所以很多美業企業必須依靠第三方提供專業化的服務;這也倒逼整個行業經營理念不單純是拓客,而是需要思考整體營銷策略;像中高端的美業品牌,從業務模式上已經完全是一個健康產業服務為主的企業,不能靠單品黏住顧客,而是要打造整合的健康服務理念。
其次,互聯網的信息共享性,使美業服務的水越來越淺,傳統的營銷模式勢必被取代;推動美業提升產品品質、服務品質,而不是低價低質的服務;這樣傳統的街邊拓客的時代終將成為過去式。
再次,越來越多的企業注重口碑傳播,美業行業分散,服務標準不好統一化;不論是大型美容機構還是中小美容院;統一標準化的智能管理,迎合互聯網新生代的顧客需求為前提;改變美容院的管理模式則成了大勢所趨。
美業4種轉型之死
1.上門之死?
本來在O2O的概念上,美業打出上門服務是應對懶人經濟的很好的一張牌,首先試水的美甲受到資本的追捧之后,美容業也不冷靜了,對美容這個細分領域來講,服務的場景化要求比較強烈;美容師上門的安全措施、有些項目需要依靠設備完成,大部分美容院是基于社區周圍提供服務,顧客信任度問題也未得到解決;以上的問題不考慮清楚再多的補貼對于美業O2O上門業務來講也枉然。
2.固守傳統之死!
有人說2016年是美業資本寒冬,據大眾點評的數據顯示傳統美容院每天倒閉464家;即便是未倒閉的美容院中營利的也不足2成,大都集中在中大型美容院;資源不足、資金短缺、管理跟不上等原因,使大量美容院一直在轉型這條路上苦苦掙扎,壓力沉重。傳統美業“掙錢”比“口碑”重要的理念也是時候該換一換了。
3.過度拓客之死
“拓客”是任何一家美容院持續經營最關鍵的問題,據有關媒體統計美容院拓客19種方法50個方案,分別是:低門檻進入法、透支法、對比法、撕單法、POS劃點法、現金刺激法、體驗法、特價法、超值法、抽獎法、置換法、捆綁法、打包法、轉卡法、雙倍法、轉介紹法、連環累計法、分級護理法等。那么顧客真的那么容易買單嗎?
眾所周知美容院主要的收入來源只在20%的老顧客身上,新客轉為老客的比例低的可憐,而這么多種拓客的招數不斷的使用在這些老顧客身上就像在一只羊上不斷的拔毛,總有禿的時候;今天的美容院顧客結構已經較之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還是一切為了拓客為目的,舊經營模式的轉型結果還是換湯不換藥。
4.不懂資本之死
資本進入美業,這是遲早的事情。紅杉資本、經緯中國、真格基金等都把資本橄欖枝投向了美業,萬億級市場急待啟動,前景廣闊。
2016年6月美容第一股ISPA成功掛牌新三板的消息一出,無疑是給其他的連瑣美容院老板一劑強心針,如何做大現金流,如何盤活財務數據;是需要連瑣美容院老板們深入思考的問題了;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到最后,都是資本的比拼。
美業經營者的未來5年眼睛看向哪里
市場研究公司 Frost & Sullivan 的報告顯示:全球約有420萬家美業服務企業,2015年面向美業服務領域的企業管理軟件市場規模是95億美元,到2018年該市場規模將增長到153億美元。巨大的市場空間預示著美業服務產業正處于美業風口中。
數據互聯網化
合縱聯合:“美業市場超萬億,用戶的消費規模也在持續增長。5年后的中國美業一定更加融合,不再是分兵駐守,而是合縱聯合。數據打通實現顧客-美容院-產品提供商之間的鏈條,通過對顧客數據的掌握,結合美業企業自身的服務優勢,打造一條以數據為核心的美業服務產業鏈條,并通過互聯網的管理方式使之發揮價值是美業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管理互聯網化
創新與改變:美業服務模式需要創新,包括儀器技術變化、互聯網技術變化、成本結構的變化、客人需求的變化、客戶結構的變化。不變應萬變,是一條死路。”運用互聯網完善管理模式、提高運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已經被大多數美容院所接受。
營銷互聯網化
智能化趨勢:美容是一個“強關系”的行業,而且是極特殊的行業,“未來美業的勝出者一定能夠處理好客戶—美容師—商家各方利益的均衡,提供:員工管理、在線預約、顧客管理、營銷管理、在線支付、對接移動硬件等功能的服務平臺將有機會突破市場。
SaaS+ 供應鏈+服務將會改變美業
在近2年的時間里美業SaaS企業迅速崛起,其中“美業邦”就是國內第一家以美業SaaS為切入點,從美業供應鏈的角度提升美容院的整體服務的企業。美業邦創始人姜智皓曾告訴媒體,美業邦要在SaaS系統基礎上,輻射到智能硬件、爆品、金融、美業邦大學等,打造新的美業生態鏈,全面覆蓋美業大健康領域。
美業邦成立于2014年3月,成立不到1年的時間已成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五家分公司;截至目前美業邦入駐店家已逾10000家,其中在北、上、廣、深、杭有5000家,其它5000家分布在全國各地;美業邦通過移動APP成功為美容院解決管店難、拓客難、效率低、檔案混亂、收銀系統落后、預約流程繁瑣等六大難題;成為美容院轉型互聯網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目前美業邦已完成A輪和A+輪融資,總金額過億元人民幣。
為了推動中國健康美業的發展,8月25日由中國整形醫療美容協會互聯網分會指導、美業邦主辦的“2016中國健康美業高峰論壇”即將召開,更多關于峰會的信息可關注美業幫公眾號meiye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