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頭疼腦熱,父母從藥箱抽屜里拿出來的,不再是他們小時候吃過的大白藥片,取而代之的則是冰冰涼涼的退熱貼。由于人們對濫用抗生素問題的日漸重視,也隨著尼美舒利等退燒藥物巨大副作用的曝光,物理降溫正在成為家長們應對小兒發熱的首選。退熱貼,以其便利性、有效性、舒適性,逐漸成為媽媽們藥箱中的常客。
然而,消費者的這一教育與接受過程,是極其漫長的。國內第一款退熱貼產品——兵兵退熱貼,早在1999年便已面世。而事實上,直到近兩年,隨著小林等日系海淘品牌進入公眾視野,用戶才算真正形成了退熱貼安全有效的印象。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人們對日本制造有著天生的信賴度,殊不知退熱貼的核心技術與王牌產品,仍握在國人手中——兵兵退熱貼的含水率等核心指標,居所有品牌的第一位。
退熱貼這個小眾而垂直的市場,在育兒熱和互聯網的大背景下,變得愈發火爆起來。同面膜一樣,退熱貼的成分及配方易于仿造,產品形態便于運輸存儲,單價不高,又屬于常備消費品,消費者在家多“囤一些貨”總是沒錯的。正所謂無利不起早,以往在正規藥店和商超才能出現的退熱貼,正快速浮現在淘寶店和朋友圈中——而且多數是沒有核心技術,成立時間較短的中小品牌。
入局者增多,促進行業競爭,本是有利于消費者的局面。但目前的情況是,退熱貼行業準入門檻低,品牌數量暴增,質量良莠不齊,營銷同質化嚴重,極易對消費者造成誤導和選擇困難。無論如何,退熱貼在法理上都屬于“醫療器械”這一特殊品類,適用更加嚴格的質量標準和行業準入標準。當前的無序競爭,監管缺失,殘次品充斥市場,既可能損害消費者的正當權利,又為孩子的安全健康埋下了安全隱患。
對此,行業專家指出,傳統龍頭企業需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扛起行業標準和消費者首選的大旗,配合政府醫療衛生部門,盡快實現退熱貼行業標準化、產業化的改革,實現消費市場的規范化,塑造中國的民族品牌、強勢品牌。使更多中小品牌產品合規生產、合法經營,使更多的孩子從中受益。
兵兵退熱貼,作為國內第一大退熱貼品牌,對于引導國內退熱貼產業的健康發展,扮演著先行者的角色,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它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影響這場“行業暗戰”的走向。
一、樹立行業標準
退熱貼的核心指標在于含水率,它是影響退熱效果和冰涼感覺的主要因素。然而,在當前的醫療器械管理分類要求中,并沒有對產品含水率下限進行硬性要求。如此一來,許多雜牌退熱貼會添加更多冰片、薄荷、桉葉油之類的化學物質。
添加這些物質無需專利,成本低廉,更可以造成“透心涼”的降溫假象。實際上,過多添加這些物質就變得與清涼油無異,讓局部皮膚感覺涼意,但并不是真的降低了溫度。這樣不僅無法起到物理降溫效果,冰片和薄荷更是嬰幼兒和孕婦的大忌,其危害自然不言而喻。
對此,兵兵退熱貼的超高含水率,將努力樹為行業標桿,并據此設定準入標準下限,還退熱貼市場一個綠色健康的環境。
二、打造中國名牌
海淘和代購最愛的日本品牌中,小林制藥旗下的產品占據半壁江山,具有極強的品牌溢價能力。然而,國產退熱貼的產品競爭力并不弱,甚至略勝一籌。當務之急在于,通過整合營銷、企業公關等手段,塑造屬于自己的中國名牌。將消費者的品類需求落實為品牌需求,占據品牌聯想和消費者習慣的高地,形成口碑經濟與粉絲經濟,是中國退熱貼品牌的必由之路。
三、開拓渠道市場
互聯網、社交網絡與海淘,對中國傳統退熱貼品牌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當國外退熱貼品牌紛紛搶灘登陸,中小退熱貼品牌在網絡崛起時,兵兵在發揮自己傳統的藥店渠道優勢的同時,也開通了電商渠道,開拓新興市場。在不斷吸取先鋒事物的同時,保持自己的品牌核心競爭力,貫徹“安全為己任”的理念傳統。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實現退熱貼行業的有序發展刻不容緩。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關注國內退熱貼行業,促進退熱貼產品盡早實現三化,即標準化、有序化及品牌化,這是每一個關注寶貝健康成長的爸爸媽媽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