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了,很多學生都想利用這個時間去做個微整。據悉,新氧網為了吸引學生的目光,在亂燒投資人的錢導致C輪融資沒有到賬、亂砸廣告的同時,新氧為了再次融資而數據造假,竟不惜鋌而走險強迫合作醫院刷單。妄圖以虛假的銷售額來吸引消費者上鉤。
而根據醫院的提供的資料來看,新氧刷單的行為從去年7月開始已經陸續維持了超過一年,新氧還向醫院承諾刷單的錢“次日退還”。然而,有知情者猜測,正是新氧沒有按期退還醫院刷單的錢和回扣,才致使多家醫院和新氧撕破臉皮,狠心揭露其欺詐的行為。
數十萬元刷單款次日退還,還可以送廣告位
6月13日,網名為“醫美小菲菲”的微博網友發了幾張微信截圖,指責新氧的員工誘導合作醫院刷單。聊天記錄顯示,新氧在2015年7月已經有過一波持續了幾個月的刷單行為,最近這幾個月又開始刷單,希望和醫院“一起把數字弄好看一點”。
融資失敗后,整形APP新氧再次被爆刷單
新氧的員工一再向醫院承諾,刷單的數十萬金額,都可以在次日退還給醫院。為了顯示新氧的“大方”,新氧員工還向醫院承諾,只要多刷10萬元,就可以贈送2個社區的展示廣告位。而新氧的“社區廣告位”,除了有實打實的廣告位,還包括偽造的用戶整形體驗帖子。新氧會在網上盜取整形效果好的用戶前后對比圖,然后偽裝成自己的案例上傳并展示在首頁或者置頂在社區。這種假案例可以騙到不少無知的用戶,而新氧一直將這個作為賣點向醫院宣傳他們的刷單。因此很多醫院在新氧網拋出的利益誘惑之下,不惜打破行業底線和操守,助紂為虐。
記者采訪了多家跟新氧合作的醫美機構,有的反饋新氧的要求是刷幾十萬的交易額月底可以返1萬元,有的是刷夠200單左右返3000元。再加上有廣告位的承諾,刷單行為陸陸續續持續超過一年,看來新氧刷單是整體的公司策略,而非員工的個人行為。事實上新氧網聯合醫院刷單,意識為了有虛高的成交量博取消費者的信賴,謀取錢財;二是制造虛假的繁華,迷惑投資人為其C輪融資投錢。然而沒有不透風的墻,很多精明的投資人在看出端倪之后,決然舍棄新氧網。
刷單、融資造假丑聞不斷,新氧被投資方拋棄
2016年3月,新氧高調宣傳完成了5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并且表示是騰訊領投,估值直逼移動醫療老大春雨醫生。
很快有知情人士接連發了《爆料新氧C輪融資數據造假,有圖有真相》、《一再被揭露,新氧融資到底有沒有造假》兩篇文章。前一篇文章中爆料新氧通過超低價團購提高銷量,又用銷量乘上原價號稱月度交易流水GMV超過2億元。后一篇文章中則曝光了此次C輪投資方中根本沒有騰訊,是新氧的天使投資人邵琿自編自導自演的鬧劇。
據騰訊內部人士表示,新氧這樣對外宣傳,讓騰訊方面非常不滿意,但投訴后依然阻止不了新氧這樣的“自吹自擂”。
隨后,騰訊、網易等權威媒體對此次進行了跟進報道,新氧CEO金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所謂的“騰訊投資”事實上只是“騰訊眾創空間的雙百計劃孵化支持”。騰訊只為新氧提供應用寶流量支持,并未有一分錢的資金投入。
可是采訪歸采訪,新氧在對外宣傳的時候依然不遺余力地欺騙消費者和投資人,吹噓自己是騰訊投資,試圖混淆新氧這輪融資只是其天使投資人兼董事長邵琿“左手倒右手”的把戲。
工商資料顯示,新氧C輪的投資方優壹品是一家于2015年10月成立,注冊資本為100萬元的投資機構,邵琿為自然人股東之一。
根據媒體調查,新氧所謂的C輪融資實際上就是從邵琿作為LP的一個投資機構投給了邵琿名下的新氧,新氧APP實際是否獲得巨額融資存疑。新氧對外吹噓的“醫美O2O最大一筆融資”、“估值對標春雨醫生”都是邵琿、金星聯手策劃的鬧劇。
說謊成癮,互聯網O2O公司為什么戒不掉刷單、融資造假?
在很多行外人看來,新氧是醫美整形APP里做的最早的,發展一直不錯,為何新氧要鋌而走險一再刷單造假?
由于做的比較早,新氧一直對外宣稱自己是行業老大,在悅美、更美、美麗神器、美黛拉等后起之秀的窮追猛打之下,新氧如果不能率先完成C輪融資,只能淪落為行業笑柄。
有投資人向記者爆料,去年7月新氧的一輪刷單,是為了沖擊C輪融資,但因為投資人財務盡調發現“刷單第二天返款”這個問題,所以沒投。新氧無奈之下只好讓天使投資人自己組基金去投了所謂的“C輪”。
但大半年過去了,優壹品承諾的融資金額并沒有到新氧的賬上,新氧的C輪融資實際上失敗了。如今新氧重新開始大規模刷單,無非是想用漂亮的數據去重新融資,以填補過去這一年刷單、亂燒錢所挖下的大坑。
此外,新氧CEO金星一直十分推崇馬太效應,認為互聯網從來都是遵循“強者越強”的原則,新氧必定會通吃其他醫美APP。這樣的牛皮吹出去,如果沒有數據的支持,豈不是讓投資人和媒體懷疑?于是新氧只好對合作醫院威逼利誘,通過刷單、數據造假來制造虛假繁榮,欺騙投資人。
在社交媒體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大面積刷單,必定會在媒體、投資人、合作方關注的目光下露出馬腳。新氧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為,無非是為了滿足融資需求,精明的投資人也必定不會為之買單。
前有一畝田一個月間大裁員,后有51talk上市招股書被扒融資造假,無論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司,底褲被掀之后,留下的只有一地雞毛。對互聯網企業來說,騙別人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不要連自己也騙了,否則直到倒閉的那天,還以為自己是行業老大,為什么就成了那只從風口上掉下來的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