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數據監測顯示,11年國內星級酒店的人事任命可以說相對比較平穩,而12年以來星級酒店任命則顯得波動較大,且整體的任命數比去年來的高。近日邁點網發布的酒店高層人事報告顯示9月共任命了29位高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位。對此,我們不禁要問,中國酒店市場對于高管的需求空間有多大,頻繁的任命又折射出了什么?
需求+渴求 高管受寵
12年經濟形勢的不明朗,整體環境對酒店行業的投資來說并不理想。但這并沒有阻擋各國際聯號酒店在中國的擴張速度,不少國際聯號仍保持著樂觀的態度,例如喜達屋,該集團就表示將加快在華發展的步伐。目前旗下在中國也已經擁有100多家酒店,未來三至五年還將大幅增長。特別是最近新開業的澳門喜來登酒店,作為喜達屋集團全球最大的酒店,無疑也印證了該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像喜達屋、洲際、萬豪等品牌可以說是國際聯號在中國擴張的勤奮代表,除此,例如希爾頓品牌進入中國雖早,擴張卻慢的品牌自去年以來在中國的戰略也進行了重大調整。相關負責人表示計劃在2015年前,在中國開100家新酒店,其中包括希爾頓全球旗下華爾道夫、康萊德等頂級酒店品牌。
不僅國際聯號在加速擴張,國內酒店也是迎頭趕上,例如長久依賴跨國酒店集團的中國地產商們,紛紛開始多元化轉型,高調投資躋身酒店行業,并謀劃“自主”品牌。像萬達集團,2012年便成立萬達酒店及度假村管理集團,并推出自主品牌酒店,計劃6家將在今年陸續開業,計劃14年,萬達投資并管理的酒店數量將會達到38家,在未來不到5年的時間內,萬達自主運營的酒店將達到50家。而大多數的國際酒店管理公司達到這個數字要用30年。
隨著酒店擴張計劃的一一落實,新開酒店的不斷增多,對于高管的需求非常大,同時由于酒店市場的不斷擴容,酒店之間的競爭也在不斷升級,不少報道都顯示,中國高星級酒店的平均入住率和平均房價都在下降,面對這樣的環境,更加速了酒店對于高管人才的渴求,想要吸引進更多的優秀人才,來保持酒店的長遠發展。
機遇+壓力 高管憂思
不少人士紛紛表示,隨著酒店的迅速發展,人才將會更加升值,或許不少人為此覺得欣喜,有市場,有需求,水漲船高,然而在龐大及急切的需求下,酒店高管實則背負著更多的壓力。隨著需求越來越多,出現的問題也日益復雜,我們發現酒店行業的總經理跳槽或異動是其他行業不可想象的。酒店培養人才的速度難以跟上市場擴張的速度,不少酒店似乎也越來越沒有耐心去培養一個高管,而更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酒店委任“空降兵”,在邁點網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酒店高管任命的渠道55%為資深“空降派”,29%為從內部升遷,9%為普通招聘。
然而空降兵也不好當,反而面臨著更大的壓力,酒店經營的不好,也隨時都可能被換帥,在國內一家酒店一年換兩任乃至三任總經理的都有。例如不久前洲際酒店集團發表聲明停止對上海浦西洲際酒店的管理,該酒店將不再使用洲際酒店及度假村品牌。據悉該酒店在開業的兩年多里,不僅業績不達標,而且管理混亂,采購存在問題,人員變更頻繁。2年多時間,酒店換了4任總經理、5任市場總監、4任餐飲總監、4任財務總監,最離譜的是整個酒店每年的員工流失率高達50%。上述負責人表示,如此頻繁的人事變動令酒店管理極為混亂,業績出問題。
總之,在筆者看來,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酒店如何尋求一支屬于自己的人才隊伍是非常關鍵的,同時如何能夠穩住酒店的優秀人才更是重中之重,入住率低下與其期待“空降兵”來拯救酒店,則不如踏實深耕培養一批新屬于自己的忠誠人才,從而給酒店業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而對于酒店人來說,無疑提升自己是王道,機會前面,人人平等,然而能否抓住,則得各憑本身,各顯神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