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小到個人生活,大到國家規劃,免不了總結和展望一番。電子煙作為一個新興產品和產業,每年風風雨雨不斷,到年底回看,不免有恍若隔世的即視感,而試圖眺望,也多是一頭霧水。這篇文章,希望通過對過去一年電子煙的發展歷程,梳理脈絡,從而看到更清晰的2016。
主機技術篇
主機在2015的發展,一個字總結,就是“猛”,兩個字總結,那就是“更猛”。市場三個層面,廠家,經銷商和消費者,對電池功率的追求在今年無疑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主機的功率競賽,從年初20-30w為主流,一路升級到年底50-75w,而且頻頻出現150-200w的產品。此情此景,不禁讓人聯想起幾年前電腦行業的CPU頻率競爭,或是這幾年智能手機的跑分比拼。如此產品策略,是否具備長期生命力暫且不表,但對于諸多電子煙廠商而言,無疑在今年的產品運作中,注入了十足的興奮劑。這說明,在一個新興而缺乏權威的市場中,出現一個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區分產品好壞和先進程度的指標,對于行業發展的推動,無疑是巨大的。
溫控技術普及,也是今年電子煙電池的一大特色,但受限于霧化芯材質要求和準確性困擾,溫控技術在成為熱點的同時,并沒有真正形成強大的消費驅動。當然,我們不否定溫控技術的意義,畢竟,電子煙主機技術對用戶體驗提升的終極奧義,就是能準確控制發熱絲溫度,從而形成穩定和準確的口感。但這一目標,在溫控技術取得進一步突破前,恐怕還只能是一個美好的心愿。
更高的功率,更高的功率,更高的功率,這是我們對2015電子煙電池發展的總體印象。
霧化器技術篇
相對主機技術發展的單調,霧化器雖然沒有太大本質革新,但總體倒是呈現了百花齊放的改進方向。自2014年鸚鵡螺和subohm霧化器風靡以來,低阻值已經成為了新興霧化器的標配。但最早期的subohm霧化器缺陷也非常明顯,漏油,注油繁瑣,吸氣控制略顯不足等,影響了消費者對低阻霧化器的信心。
因此2015年,各個廠家在漏油控制,上部注油,吸嘴吸氣控制,霧化芯置入方式等方面,都做出了明顯的改進,這些也極大推動了低阻霧化器最終成為市場的主流選擇,為大多數使用者所接受。這帶給我們的啟示是,一味性能突破,只能形成熱點但無法使產品真正普及,只有在產品設計上,真正平衡用戶體驗和性能的關系,才能讓產品為大多數人所接受。
消費者需要的,不是一個炫酷的概念,而是能踏踏實實能帶來穩定和品質體驗的產品。越來越精細的細節,這是我們對2015電子煙霧化器發展的總體印象。
外設篇
以Coil Master為代表的外設品牌崛起,無疑是2015年電子煙市場的又一個亮點。這也是電子煙市場不斷成熟和發展的側面證明。消費者選擇更加多元,個性表達需求更加明顯,必然決定產品細分市場類型越來越多。
這也提示諸多電子煙廠家和品牌,其實電子煙的發展創新空間很大,沒必要一味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謂“好賣”“熱賣“的產品上,而是需要不斷加深對電子煙使用者需求的進一步了解,從而創造出更有創新意義的產品,驅動市場不斷擴大,這才是真正能為廠商和消費者都帶來好處的雙贏思維。
實體店:
2015年是電子煙實體店比較糾結的一年,無數個實體店倒了下去,而更多的實體店又涌現了出來。實體店經營形勢的改變也是2015年電子煙領域中值得提及的一點。從單一的售賣電子煙產品轉變為以實際體驗為主,銷售與服務相結合的多樣式一體化的經營模式。不再是單一的把產品銷售出去,而是讓更多的人都能體驗到電子煙的魅力,給人們一個體驗、交流的綜合場所,這種形式的轉變也收到了消費者的好評。
除了經營模式的轉變之外,越來越多的實體店也讓電子煙使用者更加方便的就能購買、體驗到不同的電子煙相關產品,這種數量和質量的變化,最終會推動電子煙發展,讓更多的人都了解電子煙。
2016展望
政策篇
2016對于電子煙行業來說,注定不會是平靜的一年,隨著歐盟TPD和美國FDA新規的逐步實施,必然對這兩個世界最大電子煙市場形成一波沖擊。但對于一路發展過來歷經坎坷的電子煙行業來說,這些恐怕也只是在雨后等待去看彩虹前的小插曲,就如前幾年希臘,意大利,德國等歐盟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對電子煙不利的政策和輿論最終都會煙消云散一樣。
畢竟,無論是行業從業人員,還是普通消費者,都能看到電子煙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價值,并且隨著這幾年電子煙普及,得到了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這才是電子煙作為新產品最強大生命力的來源,也是任何政策因素所不能左右的。因此我們有信心對所有行業從業人員發出樂觀的聲音“2016,我們還將歷經風雨,但是,我們終見陽光”。
格局篇
電子煙的總體產業格局何去何從,也是行業在當前產品形態下需要回答的一個問題。一方面,電子煙從一次性小煙時代,到ego圓形煙時代,到大功率盒子時代,產品格局已然建立,基本覆蓋了消費者對電子煙需求的方方面面,小煙并沒有隨著ego和盒子的興旺而消亡,優秀廠家依舊保持著幾百上千萬的出貨量,而ego類型也沒有隨著盒子的推廣而被消費者摒棄,ego ce4依然是入門級使用者和日常使用的首選。
這三種類型的產品,很好代表了電子煙的三個消費層次,即:
- 即興體驗消費
- 普通替煙消費
- 專業玩家消費
因此,新的一年,我們是否會見到產業的輪回,在每個領域繼續深入發展,還是會有新產品類目出現,創造新的需求消費,這也值得我們大家期待。
從我們的觀點來看,除了現有產品門類的繼續發展外,明年有可能會出現越來越多一體化產品,即突破傳統電池霧化器的隔離,一體融合電池、可換霧化芯和煙液艙等功能的電子煙。因為從用戶體驗角度來說,我們認為只有這樣的產品,才是真正符合“less is more”的現代設計理念,并能解決為數最多的普通替煙消費人群的消費痛點。
硬件發展篇
從電池和霧化器各個品種來看,要說已經發展到極致,難免有所夸張,但產品性能的日臻完善也是不爭的事實。例如電池,功率到150,200甚至300,并沒有太多技術上的限制,但消費者是否需要這樣的產品,我們相信每個使用者都有自己明確的答案。例如霧化器,阻值已經低到了0.15,0.1,那是否還有追求更低阻值的,更豪華材質的需求,這個答案也是不言自明。
因此,在我們的觀點看來,明年與其說硬件將繼續在性能上突飛猛進,不如說更有可能看到廠家和品牌在產品設計和人性化細節上下足功夫。或許我們明年不會見到太多性能超強的怪獸級產品,但會有越來越多別致而精巧的產品會出現在我們眼前。
其他
作為一個新興行業,雖然受到政策因素和消費市場不穩定的影響,電子煙行業總體還是充滿了發展的機遇。無論是產品發展,還是渠道開發或是品牌建設,都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年底發生的收購案,也讓我們對于資本進入電子煙行業,有了更多的想象。因此,對于電子煙,對于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對于熱愛電子煙的愛好者,我們都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更好的明天,還在等待我們共同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