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作為國務院設立的五大國家科學技術獎之一的國家科技進步獎,自開設以來,首次授予生長激素產品的研發與推廣應用。
當天,我國唯一的基因工程藥物質量管理示范中心——長春金賽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賽藥業”)的項目“重組人生長激素系列產品研制與產業化”,因其在全球的創新領先性和對我國生長發育醫療領域的巨大貢獻,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據了解,“國家科技進步獎”權威性強,含金量高,授予對象旨在為在技術創新、科技研發等方面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此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評選將這一代表了當今國內乃至國際研發應用最新成就的大獎授予金賽藥業,表明了全社會對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視和對金賽重組人生長激素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肯定和認同。
金賽藥業的重組人生長素研發創新及產業化,歷程20余年,凝聚了我國無數科研工作者和醫學專家的心血,勵精圖治、利國利民,期間創新研發出基因工程領域國際主流藥物中國第一個原發重大創新藥,是個可以載入中國科學史冊的重大事件。
持續創新:中國首個原發創新藥改寫世界生長激素治療史
為什么不同的人,身高各不相同呢?
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身高與生長發育過程中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密切相關。
生長激素是由腦垂體分泌的蛋白質,對人的生長發育,蛋白質合成及骨骼生長、新陳代謝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如果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分泌過少則會產生矮小癥。
隨著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逆天改命”的時代來臨了,人類的“生長密碼”被成功破譯,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及改造蛋白質成為現實,通過重組DNA技術制造的人類生長激素就是重組人生長激素。事實上,生長激素跟大眾所謂的“激素”并不一樣,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合成的重組人生長激素跟人腦垂體正常分泌的生長激素結構完全一樣。足球球王梅西就曾通過使用重組人生長激素而克服兒童時代生長激素分泌缺乏的問題,進而改變命運,成為一代巨星。
重組人生長激素在世界范圍內共經歷了四次重大演變。分別為人垂體源向基因工程表達的轉變;一級結構一致過渡為空間結構一致;粉劑轉向水劑;短效延伸出長效。
而這四次世界基因工程革命性的變革中,來自中國的企業——金賽藥業參與主導了兩次巨變,不僅領跑國內行業,還研發出國際主流藥物中中國首個原發重大創新藥,在世界基因生物制藥領域掌握了更多的國際話語權。
主持并主導完成此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項目——“重組人生長激素系列產品研制與產業化”的金磊博士,與生長激素之間已建立了長達25年的緣分。1990年,蛋白質工程技術迅速崛起,給制藥業帶來了空前的發展空間。也是那一年,來自中國的留學生金磊正式進入目前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藥公司Genentech蛋白質工程研究室,從事生長激素的基因工程研究,4年中先后研究了190個生長激素突變體,并成為榮獲美國生物學界最高獎——克萊文獎的第一位華人。
研究生長激素數年之后,金磊博士回國創業,尋求投資并設立開發生長激素,用于兒童長高,繼續他的長效生長激素夢想,金賽藥業因此誕生,也由此開啟了國產人生長激素的研發之路。
中國生長激素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是一個從無到有,從粉劑到水劑,從短效到長效,始終適應和引領世界基因工程發展趨勢。
1998年,金賽藥業研發完成國產第一支重組人生長激素粉針,打響了金賽在國內生長激素第一發“領跑槍”,成功填補國內空白。
2000年之后,水劑替代粉劑已經成為國際生物制品的大趨勢,然而生物制品粉劑轉水劑存在巨大的技術壁壘,這個壁壘把眾多國內外同行擋在門外。2005年,金賽藥業歷時4年多時間,解決了生長激素在水溶液中不穩定的問題,推出亞洲第一支重組人生長激素水針劑,不僅高質量天然結構,且誘導抗體檢出率為零。
在蛋白質長效化逐漸成為世界主流技術的背景下, 2014年金賽藥業率先推出全球第一支長效型重組人生長激素,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實現國際首創。對世界來說,它結束了全球近百年來長高需要每天注射一次生長激素的治療歷史,具有劃時代意義;對中國而言,它意味著首個全球主流藥物中真正“原研藥”的誕生,這是中國醫藥創新的里程碑事件。長效生長激素比短效生長激素能更好地模擬人體生理脈沖的生物學效應,科學家預計到2020年,全球生長激素將全面進入長效時代,而中國在長效型重組人生長激素方面至少領先了世界5年。
金賽藥業是“十二五”期間,我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所涌現出現來的典型企業。
從全國“第一”到“亞洲第一”再到全球“第一”,是金賽人秉持創新突破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煉成的。中國科學家始終站在生長激素領域的國際前沿,使中國企業首度最早掌握了全球最先進的“生長機密”。兼具科學家與企業家身份的金賽藥業總經理金磊表示,先發創新優勢是真正有效的技術壁壘,卓越領先來自于不斷創新。多年來,金賽藥業始終將質量和科技創新放在首位。金賽的藥物研究院聚集了100多名技術骨干,包括20多位海歸博士,按照“創新機制、融入市場、創造技術、研發產品、培育產業、做大做強”的要求,持續不斷的推進自主創新。
精益求精:國藥揚眉吐氣讓國外藥品“出局”
事實上,我國企業在生長激素產品領域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
生長激素在全球60個國家使用,在全球多數發達國家被納入國家醫保,歐美生長激素市場成熟已久,被“醫藥五巨頭”——諾和諾德、輝瑞、禮來、默克雪蘭諾及羅氏占據。2003-2010年期間,全球生長激素市場快速發展,我國國內的市場發展也相當迅猛,國外醫藥巨頭對中國市場虎視眈眈。
2005年,正當金賽藥業的重組生長激素產品進入臨床研究階段時,國外一家醫藥巨頭輝瑞已開始在中國申請其PEG生長激素專利,其申請日早于金賽申請日半年,國內產品的開發命懸一線。金賽藥業通過曠日持久的努力,證明實際啟動研發日期早于輝瑞專利申請日以及其專利實際新穎性不足,最終輝瑞的PEG-GH專利在全球被終止審查。
這樣有驚無險的經歷,讓中國企業更加重視對專業技術的保護。
此后,金賽藥業加快自主創新的步伐,尤其是金賽藥業獨家水劑上市后,曾經的王者——跨國公司雪蘭諾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從2007年的35%開始不斷下降,到2013年時僅剩為10%,而到2014年第一季度,正式退出中國市場,而同期,金賽藥業占69%。
由于短效產品,每日一針對于患者來說依從性不強,長效生長激素的研發則迫在眉睫。全球藥企巨頭們競相投入巨資研發。但在他們尚在臨床階段之時,2014年金賽研發即推出全球第一支長效型重組人生長激素,占據先機。每周一次注射,由每年365針銳減到52針,注射頻率大大降低,且活性更高。
能在群雄爭奪戰里,率先科研出長效重組人生長激素,金賽靠的是獨具慧眼和科學創新。研發長效制劑主要有兩條路,其中一條是各大藥企如火如荼研究的微球技術。但金賽并未跟風,而是把目光聚焦在另一種長效化技術——PEG化技術上。PEG化指通過在蛋白上偶聯惰性親水高分子,增加蛋白質的分子量來減緩其在腎臟的清除,從而延長藥物的半衰期,實現蛋白的長效化。簡單來說,就是在蛋白外穿一件惰性親水高分子的“外套”,通過穩定控制“脫外套”的過程達到長效持續給藥。長效的問世將使競爭對手研發成果功虧一簣,構筑起最為寬廣的護城河,成為扭轉行業競爭格局的關鍵。至此,在生長激素領域中,國產藥真正讓國外藥品“OUT”!
企業的過硬的市場表現,離不開產品質量作基礎。“多年來,金賽藥業十分重視產品質量,嚴把企業質量關,經受住了所有的考驗。”金磊表示,作為此前從未批準過一個全新機理的一類新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金賽藥業的重組生長激素產品的生產標準及質量標準必須達到現行歐美質量控制標準。金賽藥業按歐美標準進一步完善了各類試驗和驗證,最終確認其長效生長激素的各項標準確實能達到或超過歐美同類產品的控制標準。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11月,金賽藥業榮獲了首屆“中國醫藥質量管理獎”,對這個在國內基因工程生物制藥領域一直堅持“質量第一”的企業來說,無疑是最好的褒獎。
如今的金賽藥業是全國制藥企業中唯一的國家級“基因工程制藥孵化基地”和唯一的“基因工程藥物質量示范基地”,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基因工程制藥企業和亞洲最大的重組人生長激素生產企業,其生產的生長激素產品現已被列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1209家醫院廣泛使用,同時出口7個國家。2007年以來,公司銷售額連續五年平均增長率為40%,2013年市場占有率65%,全國第一,今年預計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真正使得國產藥品揚眉吐氣,使得在生長激素領域讓國外藥品“出局”。
默默奉獻:20年助力國內外近20萬患者
國內幾乎從來沒有一種藥品,是從全國只有20個醫生的市場做起來的。“重組人生長激素是外企沒有做起來,幾乎放棄了的市場。”金磊回憶說,當時全國會治療腦垂體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癥狀的醫生不超過20人。金賽藥業選擇了這個市場,意味著金賽不僅僅要做這個治療領域的產品研發和供應者,而且要做這個領域的市場教育者和開拓者。這背后必然伴隨著長達20多年的艱辛付出和默默堅守。
金賽藥業生長激素產品上市初期,從全國不到10家醫院的20多名醫生處方生長激素,到如今金賽藥業的生長激素系列產品覆蓋30個省市自治區、1209家醫院,被10萬余名矮小患者和51,200名燒傷患者使用。20多年來,金賽藥業與廣大醫療工作者一起攜手將我國生長發育醫療領域的水平提升到世界前沿。
重組人生長激素主要針對的就是矮小人群。
身高,是衡量民族整體素質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而兒童青少年的身高更是社會和家庭關注的焦點。全國人大代表吳正憲曾疾呼增強國人體質,他指出:7歲到17歲的中國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齡男孩矮2.54厘米。除了之外,根據流行病學研究及人口推算,我國青少年兒童矮小癥發病率為3.77%,全國4-15歲需要治療在矮小兒童700萬。除了生理上矮小外,90%矮小患者還有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礙。成年后的矮小人作為社會弱勢群體,一直處于被忽視和邊緣化的地位,在升學、就業、婚姻等方面,忍受著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和煎熬,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重組人生長激素是唯一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管理監督局批準的治療身材矮小的藥物,矮小兒童通過注射生長激素,身高平均年增長8-12厘米。
正是因為看到了矮小人群的現狀,金賽藥業在致力于建設國際一流的制藥企業的同時,還承擔幫助矮小兒童長高的社會責任,通過與廣大醫療工作者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等公益慈善力量攜手,共同為解決中國和全世界矮小兒童的身高問題而努力。
2008年2月,金賽藥業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500萬元生長激素藥品,啟動“紅十字天使計劃——金賽矮小兒童醫療救助項目”。該項目是中國首個面向貧困矮小兒童的專項醫療救助公益活動,至今已成功救助了380名患兒。
程紅云、程曉婷,兩姐妹出生于在甘肅秦安縣一個偏僻的山村里,15歲時身高只有1.01米和1.03米。由于身材矮小,小姐妹經常遭到同學的嘲笑和歧視。2007年開始接受生長激素贈藥,進行干預治療,小姐妹長高了55厘米,現身高分別為1.58米和1.60米,在深圳這個大都市打拼,姐姐成為一家公司招聘主管,妹妹也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成為一對都市白領姐妹花。李想,出生在山東棗莊,很小的時候父母就發現他的身高一直不見長。2000年,李想開始接受注射生長激素治療,當時他只有13歲,身高1.06米。經過8年斷斷續續的身高干預,現在的李想身高已經達到了1.76米,比治療前長高了70厘米。人也變得陽光自信,并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國內一位知名醫學專家的助理。
正是產品所產生的良好的社會效益,使得金賽藥業于2015年11月榮獲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頒發的“人道救助杰出貢獻獎”。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良性的發展,企業的效益離不開社會效益。”這是金磊博士讓記者印象頗深的一句話。金賽藥業希望推動社會大眾對兒童身高和生長發育問題的關注與重視,使更多矮小兒童有機會得到干預治療,幫助矮小兒童實現長高夢想。
除了幫助長高外,據專家介紹,重組人生長激素未來市場潛力巨大,還可以治療重度燒傷,以及用于抗衰老及不孕癥的治療等。隨著生長激素產品在我國應用領域的擴展,未來有望更多的造福社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