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OPHE CLARET Aventicum
神奇光學立體投影技術重現古羅馬榮耀
長久以來作為許多鐘表品牌復雜功能腕表的幕后操盤手Christophe Claret,在成立屬于自己的品牌之后,便更加大膽地揮灑天馬行空的創意,將自己所感興趣的題材或事物化為作品。 像是先前以他喜愛的博奕游戲所推出的Black Jack「21點」以及Baccara「百家樂」等表款。 而這次所推出的Aventicum腕表,則是以Aventicum遺址的歷史為藍本所制作的表款。 他在這款腕表中采用了金雕工藝,以及首度被運用在制表領域的光學立體投影技術,將古羅馬的輝煌重現于腕表。
Aventicum遺址位于瑞士Avenches阿旺什小鎮附近,在羅馬時代超過300年都是海爾維希亞的首都,豐富的考古文物陸續在此出土。 而Christophe Claret長久以來對這個區域的歷史與考古發現相當感興趣,因此這回便將這個遺址最著名的考古發現Marcus Aurelius馬可?奧里略的純金半身像融入腕表的設計中。 古羅馬時代五賢君之一的馬可?奧里略純金半身像發現于1939年,Christophe Claret將這座雕像復制為3毫米的雕像置入腕表中,并且利用光學立體投影技術使雕像放大浮現于腕表面盤之上。 光學立體投影裝置由2個弧形鏡上下迭放而成,置于上方凸鏡中央圓孔內的雕像,其全景影像由下方的弧形鏡中反射出來,影像大約為實際尺寸的2倍。
此外,腕表在透明后底蓋以及藍寶石水晶自動盤上刻有5輛羅馬戰車,當自動盤轉動時可以呈現出馬車競逐的有趣畫面。 此外后底蓋也鐫刻了這位皇帝的格言,彰顯出他的哲學家性格。
Aventicum,玫瑰金搭配鈦金屬表殼,表徑44 毫米,刻度式時、分顯示,AVE15 自動機芯,內藏羅馬皇帝Marcus Aurelius 的微型純金胸像,防眩目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底蓋。 68 枚5N 玫瑰金和煙熏色PVD 處理的5 級鈦金屬款;38枚 鈀金和煙熏色PVD 處理5 級鈦金屬款 。
CARTIER Rotonde de Cartier大型復雜功能腕表
展現品牌特色的復雜功能杰作
Cartier卡地亞近幾年在高級專業制表領域充分地展現出雄厚的研發能量與旺盛的企圖,今年順著這股趨勢推出這款結合三大復雜功能于一身的Rotonde de Cartier大型復雜功能腕表,成為品牌制表史上的新里程碑。 Rotonde de Cartier大型復雜功能腕表是卡地亞耗時5年研發的成果,搭載全新開發的9406 MC自動機芯,一共由578枚零件所組成,匯集萬年歷、浮動陀飛輪,以及三問報時三大復雜功能于一身,機芯厚度更只有5.49毫米,同時還經過日內瓦優質印記的認證,工藝水平相當高。
首先是三問報時功能的部份與2012年所發表的Rotonde de Cartier浮動式陀飛輪三問腕表的機能特征相當類似。 擊錘、音簧以及調速器等機制都設置在面盤側,用戶透過按把啟動報時功能時,機械作動完全一目了然。 為了提升報時樂音的質量,特別采用了方形音簧來增加與擊錘的接觸面,同時2支音簧以4枚螺絲與機芯和表殼固定以強化共振效果,提升報時音。 腕表將面盤12點鐘這個最醒目的位置留給陀飛輪,這里的機械結構采用卡地亞所擅長的浮動式設計,營造出美妙的視覺效果。 以鈦合金打造的輕量化框架則有效地降低陀飛輪的耗能提升運轉效率。 萬年歷的星期、月份/閏年,以及日期的小盤則有條不紊地分別配置在3點鐘、6點鐘與9點鐘位置,整體布局均衡易讀。
腕表采用品牌最具特色的鏤空設計,透過面盤便能夠透視復雜的機械結構,以及力臻完美的修飾工藝,對于機械工藝愛好者來說極具吸引力。 這款復雜功能腕表可以說是卡地亞這幾年在高級專業制表領域鉆研的成果總結。
Rotonde de Cartier 大型復雜功能腕表,950 鉑金表殼,表徑45 毫米,時、分指示、萬年歷( 日期、星期、月份)、陀飛輪、三問報時,9406MC 自動上鏈機芯,儲能50 小時,藍寶石水晶鏡面、后底蓋,防水30 米,日內瓦印記,搭配鱷魚皮及鉑金表扣。
GIRARD-PERREGAUX The Chamber Of Wonders
搜藏極致裝飾工藝的寶盒
Girard-Perregaux芝柏在經營權轉移之后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品牌重整,而在Antonio Calce接任品牌的新總裁之后,確定了品牌將重返傳統經典的產品策略,喚起表迷們對品牌經典工藝的熱情。 除了包括三金橋、1966系列,以及Vintage 1940系列等表迷們所熟悉的品牌經典系列之外,今年也推出了一套結合珍貴裝飾工藝表款The Chamber Of Wonders奇跡寶盒,展現品牌雄厚的工藝實力。
「奇跡寶盒」套表以1966系列為基礎,在面盤部份運用不同的寶石材質和手工藝來呈現裝飾藝術。 名稱源自文藝復興時期富豪搜藏各式珍寶的百寶箱,品牌透過以3張不同時期古文明地圖為藍本的腕表,來搜藏包括微繪、寶石雕刻、拼嵌、寶石鑲嵌等各種珍貴手工藝。 以頂尖的裝飾工藝向歷代地圖大師致敬。
其中珍珠奇跡 (The Pearl of Wonders)所呈現的是十五世紀歷史學家華迪根據古希臘時代埃及天文學家「地理之父」托勒密的理論而繪制。 拼嵌在方鈉石圓盤薄片上的莎草紙馬賽克,描繪出中古時期與文藝復興時期為中心的世界。 陸面地圖(Terrestrial Map)所描繪的是明代在中國傳教的利瑪竇所繪制的「山海輿地全圖」。 以手工在色澤溫潤的白玉上繪制出地圖的細膩線條,展現出當時人類的地理發現,以及驚人的地理精密度。 新世界(The New World)是十六世紀德國學者謬斯特所著作「Cosmographia Universalis」。 運用彩色東陵石、方解石、加拿大軟玉等寶石,以馬賽克拼砌出色彩繽紛的世界。
Terrestrial Map(左),玫瑰金表殼,表徑40毫米,時、分,GP03300自動機芯,白玉雕刻、細致中國水墨圖畫,藍寶石水晶鏡面與底蓋,防水30米,限量18枚;The Pearl of Wonders(中),玫瑰金表殼,表徑40毫米,時、分,GP03300自動機芯,方鈉石雕刻、莎草紙紋面、精密繪圖面盤,藍寶石水晶鏡面與底蓋, 防水30米,限量18枚;The New World(右),玫瑰金表殼,表徑40毫米,時、分,GP03300自動機芯,彩色東陵石、方解石與軟玉拋光、精密繪畫,藍寶石水晶鏡面與底蓋,防水30米,限量18枚。